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

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
胜势未容秦地险,奇花仅比雒城优。
新丝出盎冬裘具,贡枣登场岁事休。
铃阁虚闲官酿熟,应容将佐得遨游。

作品评述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是苏辙所写的两首诗,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面山负海古诸侯,
信美东方第一州。
胜势未容秦地险,
奇花仅比雒城优。

中文译文:

面对山峦,承载海洋的是古代的诸侯,
我坚信东方最美丽的州就是这里。
虽然这片土地尚未容纳下秦地的险峻,
但奇花异草的美丽仅次于雒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送别龚鼎臣谏议离开岗位,前往青州的诗。诗中以自然景物来表达对青州的美好赞颂,并对龚鼎臣的前程表示祝福。

首先,诗人描绘了青州的壮丽景色。他说青州面对着山峦,背负着辽阔的海洋,犹如古代的诸侯一样庄严威武。这里是东方最美丽的州,充满了吸引人的风景和魅力。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青州未来的期待。他说虽然青州的胜势尚未能与秦地的险峻相比,但这里的奇花异草的美丽却仅次于雒城。这里有独特的风景和鲜艳的花卉,展现出青州的独特之处。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青州的喜爱和对龚鼎臣前程的美好祝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青州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龚鼎臣在新岗位上取得成功的期望。

第二首:

新丝出盎冬裘具,
贡枣登场岁事休。
铃阁虚闲官酿熟,
应容将佐得遨游。

中文译文:

新织的丝绸用来制作冬季的衣裳,
贡献的枣子上台,标志着岁事的结束。
铃阁空闲,官员酿酒成熟,
应当容许将佐们自由地游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送别龚鼎臣离开岗位时,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描述岁时的变迁和官员的闲暇,表达了对龚鼎臣在新的环境中自由舒适的生活的期望。

首先,诗人提到了新织的丝绸被用来制作冬季的衣裳。这是一种奢华的材料,象征着富贵和舒适。新丝织成的冬衣暗示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前景。

接着,诗人描述了贡献的枣子登上舞台,标志着岁事的结束。这里的“岁事”指的是一年的工作和辛劳,而枣子的登场则意味着一切已经圆满完成,可以放松休息了。

诗人接着描述铃阁的虚闲和官员酿酒成熟的情景。铃阁是官员居住的地方,空闲表示着官员们的闲暇和轻松。而官员酿酒成熟则表明了他们享受生活的能力和条件。

最后,诗人表示应该容许将佐们自由地游玩。将佐们指的是龚鼎臣这样的官员,诗人希望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得到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游玩的机会,享受他们的成就和辛劳所带来的回报。

整首诗通过对岁时变迁和官员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龚鼎臣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诗人希望他能够在新的岗位上过上舒适自在的生活,享受他付出的努力所带来的成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龚鼎臣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员们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於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

江东闻田歌,湖北听田鼓。鼓声于以相疾徐,歌调因之慰劳苦。东山丝竹仍携妓,风月鸣蛙胜鼓吹。何如田鼓与田歌,乌乌坎坎安而和。

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海棠已试十分妆,细看妖娆更异常。不得与君同胜赏,空烧银烛照花光。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善画无根树,能抽朦{左月或董}山。如今身贵也,不肯与人间。

吹面东风竖绿蓑,诗翁七十醉婆娑。放怀自号天随子,知我无如春梦婆。吟有小奚磨破砚,卧看赤脚踏行窝。太湖争似黄湾阔,高浪粘天独笑过。

东晋仙人借旧山,定应天意许公闲。郡人欲问使君处,笑指峰峦紫翠间。

肯因冷澹怨年芳,霜满寒林月满塘。至白世间惟玉雪,不如伊处为无香。

浮云尽扫暖微霄,去鹭归鸿入望遥。积雨才收平野阔,夕阳未卷大江豪。近看飘絮如千叶,远见修眉若一毫。不有危楼高百尺,也应无处可呼号。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数珠。净土故乡嗟乍别。天涯流浪经时节。老去染沾眉鬓雪。思归切。闻声愿寄辽天月。念念时时修净业。临终佛定来迎接。有誓表为诚实说。广长舌。三千遍覆红莲叶。

阴阴勿翦棠,听讼得处所。滚滚山下泉,飞空作甘雨。

岸拖秋草绿。

故城故垒满江濆,尽是干戈旧苦辛。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

竿头注腐鼠,水次野蜂知。每视衔飞翅,因薰劚取陴。绛囊千里道,乾蛹百钧驰。尽入公侯第,雕盘助酒卮。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去年舟上曲江矶,招隐无人咏桂枝。常恨书题苦寥阔,不堪岁月重流离。谁云司户官虽小,旧说訾洲前所遗。登临想见日成赋,寄我何当为解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