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仙引

若有人兮山之曲,驾青虬兮乘白鹿,往从之游愿心足。
披涧户,访岩轩,石濑潺湲横石径,松萝幂zx掩松门。
下空濛而无鸟,上巉岩而有猿。
怀飞阁,度飞梁。
休余马于幽谷,挂余冠于夕阳。
曲复曲兮烟庄邃,行复行兮天路长。
修途杳其未半,飞雨忽以茫茫。
山坱轧,磴连褰。
攀旧壁而无据,溯泥溪而不前。
向无情之白日,窃有恨于皇天。
回行遵故道,通川遍流潦。
回首望群峰,白云正溶溶。
珠为阙兮玉为楼,青云盖兮紫霜裘。
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作品评述

如果有人在山的曲,用青虬啊骑白鹿,前往跟从学习希望心足。
披涧户,访问岩轩,石濑涟涟横石径,松萝中zx掩松门。
下空蒙,而没有鸟,上险峻的山岩而有猿。
怀飞阁,度飞桥。
休息我的马在幽深的山谷,挂多冠在夕阳。
曲又曲啊烟庄深邃,
走又走啊天路长。
修途中在其不到一半,飞下忽然把茫茫。
山坱轧,石磴连提起。
攀旧壁而没有根据,沿泥溪而不前。
向无情的太阳,我有遗憾在上天。
回行遵道,
交通遍流积水。
回头望群峰,白云正溶溶。
珠为网啊玉为楼,青云是啊紫霜皮。
天长地久时相忆,千年万代一来游。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的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卢照邻的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诗词推荐

面带青山色,道人何处来。一台县日月,两袖裹风雷。铅鼎养活火,寒炉拨死灰。出寻方外友,不语又空回。

风雨何年别,留真向此邦。至今遗恨在,巧过不成双。

暇时结客小舂容,路值重岩紫翠峰。云阁翚飞翼鸾凤,石机动盘屈老虬龙。林扉雨过便秋菊,山寺风清度晚钟。快展眉头须剧饮,天开霁色不妨农。

竺乾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风鼓瑟希。一问已应居第二,更询来处落三机。

孺子祠堂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白鸥欲下还惊起,曾见陈蕃解榻时。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诛茅北户结圆庐,从事风流入画图。珠箔粉垣藏混沌,葛巾藜杖造虚无。春闲居士天花室,昼静仙人白玉壼。遥想吏行凫鹜散,沉烟一穗对团薄。

荆江春梦断,虞殡夜魂孤。未及陪宗室,应难袝舅姑。一时母从子,百岁妇随夫。经礼缘情制,临风老泪枯。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石室空无主,浮云自去来。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

冰枝压路不可行,健夫快斧声丁丁。南来未得过车道,北山复作发屋声。低枝丛薄亦可喜,但觉身过琉璃城。山高路滑凛欲跌,拄杖赖有青童君。平安度岭笑相贺,榾柮快暖胭脂春。夜投野店且熟睡,明日阴晴明日事。

朝雨城南柳色新,溪光溶漾宛如银。地偏心远开三径,风引船回欠一巡。二月欲来正月尽,三分已过一分春。莺啼燕无非吾事,管领韶华自有人。

幽居悄悄何人到,落日清凉满树梢。新句有时愁里得,古方无效病来抛。荒檐数蝶悬蛛网,空屋孤萤入燕巢。独卧南窗秋色晚,一庭红叶掩衡茅。

迫视之无有也。或者以为花神,故并记之。纤条袅袅雪葱笼。翠阴重。暖香融。想是春工,满意与薰*。百畹种兰千亩蕙,都办作,一帘风。花间人似玉芙蓉。月明中。下瑶宫。只恐行云,归去卷花空。剩著琼杯斟晓露,留少住,

书生本愿致时康,自怪秋来疾在床。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但知元气为根本,正使长生亦秕糠。竖子何劳一除扫,区区犹欲恃膏肓。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估客征夫上野桥,锦缡玉瑱亦萧条。人间多少乘除事,到了英雄恨不消。

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不为碧鸡称使者,唯令白鹤报乡人。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何尝一日不相思。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

少年从事霍嫖姚,来自枫林度柳桥。金管别筵楼灼灼,玉溪回首马萧萧。清风气调真君辈,知己风流满圣朝。独有故人愁欲死,晚檐疏雨动空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