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南山普济院

闪闪青灯照薄帷,幽人不寐自吟诗。
僧来邀我更深坐,待听山风到树枝。

作品评述

《宿南山普济院》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山普济院过夜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闪闪青灯照薄帷,
幽人不寐自吟诗。
僧来邀我更深坐,
待听山风到树枝。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宿在南山普济院的情景。夜晚,明亮的青灯映照着薄帷,显得闪闪发光。在这个幽静的地方,作者独自一人无法入睡,于是自己开始吟咏诗歌。一位僧人过来邀请作者一起更深入地坐下,一同聆听山风吹过树枝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在南山普济院的宿夜经历。首句中的"闪闪青灯"给人一种明亮而清幽的感觉,薄帷下的灯光映照出一种安详的氛围。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在这种环境下的心境,他无法入眠,只能自己默默吟咏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接着,一位僧人前来邀请作者更深入地坐下,这体现了僧人对作者的尊重和对作者诗歌才华的认可。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期待山风吹过树枝的声音,这种期待与宁静的环境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而恬静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细腻的景物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在南山普济院的夜晚的宁静与自得。作者在这个幽静的环境中,独自吟咏诗歌,感受着自然的美妙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以及在宁静中获得心灵寄托的愉悦。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九山方荡潏,三考伫良材。夏祖何屯圮,迁殛此山隈。空馀下泉客,谁复辨黄能。

仙裳宫袖拥龙舟,一夕兵来罢盛游。万户千门银烛冷,六军百职布袍秋。御桥路坏盘龙石,金水河成饮马沟。日暮胡笳和羌笛,舞儿羞见锦缠头。

流泉自清写,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

明月亦清哉,清风绝点埃。村童催睡去,野叟问禅来。乐事赏心夜,清风明月梅。夜深群籁静,猿鹤莫相猜。

俗归停驭重徘徊,破费林间雪一杯。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时节约重来。

嫚侮群豪夸大度,可怜容得辟阳侯。

丹霞烧却木佛,翠微供养罗汉。一人左手抬,一人右手按。宾主既历然,吾道一以贯。师子独游行,岂复求侣伴。团圞擘不开,打鼓普请看。虽不直分文,倾国不肯换。

老僧搘竹面如灰,门闭寒云冷不开。车马纷纷多少客,端知不是爱山来。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月旦须终定,阳秋岂易评。麈毛空自落,牛耳可谁盟。好恶不相似,是非无太明。客来倦酬对,坚坐听松声。

紫云蹙繡被,团栾覆衣篝。浓薰百和韵,香极却成愁。

汝阴太史万签藏,酸枣先生六世芳。豹尾属车留不住,却寻陈迹海陵仓。

芳树何年到,西园梦里惊。不须重听汝,只是旧时声。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老仙旧地枕东城,古木参天警昼声。我亦愿为方外友,风流何必并时生。

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东西十万,南北八千。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点检将来,只见一边。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花过木阴合,溪云生暮凉。牛行响白水,鹭下点青秧。古寺宛如昔,稚松森已行。耆年不下榻,童子为烧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