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天与孤高花独新,世间草木信非伦。
影涵水月不受彩,气傲冰霜何待春。
冷淡自能驱俗客,风骚端合付幽人。
往来百匝阶除里,顿使心无一点尘。

作品评述

《梅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潘良贵。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与孤高花独新,
世间草木信非伦。
影涵水月不受彩,
气傲冰霜何待春。
冷淡自能驱俗客,
风骚端合付幽人。
往来百匝阶除里,
顿使心无一点尘。

诗意: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傲然和超凡脱俗的品质。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特点,表达了自己追求独立自主、不受世俗拘束的精神境界。梅花在世俗草木中独树一帜,不受花色的影响,独自绽放,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它不畏严寒的冰霜,独立于春天的到来,表现出坚强和不屈的气质。梅花的高洁和独立精神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和理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以及与梅花相对应的自我表达,展示了潘良贵对高尚品质和独立个性的追求。首先,诗中描述了梅花的特点,称其为“天与孤高花独新”,表达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纯洁和高尚。接着,诗人将梅花与其他草木相对照,认为草木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梅花在世间独树一帜,彰显了其与众不同的品质。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特质,称其“影涵水月不受彩”,表明梅花并不需要外界的装饰和华丽,它自然而然地展示自己的美丽。梅花在冰冷的冬季中绽放,不等待春天的到来,展示了坚强和不屈的气质。这种气质与诗人自身的精神追求相呼应,表达了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坚守自我的精神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心境。他自称“冷淡”,表示自己独立于世俗之外,不受俗客的干扰。他将自己的风采与梅花相比,认为自己是一个风骚而高雅的人,与梅花的品质相契合。他的生活方式与内心状态使他摆脱了纷扰和尘嚣,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宁静。最后一句“顿使心无一点尘”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的纯净和清净。

整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自我陈述,表达了潘良贵对高洁品质、独立自主和追求内心净化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分析梅花的傲然和超凡脱俗的品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尚精神和独立个性的追求。同时,诗词中的意象与描写手法生动而富有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梅花的高洁与诗人的情感。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展示了潘良贵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意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潘良贵(一○九四~一一五○),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金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爲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爲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爲左司员外郎,与宰相串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一),年五十七。有《默成居士集》十五卷,已佚。清康熙初由其裔孙辑成《默成文集》八卷。《宋史》卷三七六、《宋元学案》卷二五有传。 潘良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校以《敬乡录》卷二(简称敬乡)所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超然远览。是我辈人方俱眼。默想江湖。何处山川略得如。凉秋最胜。万顷芙蕖盖明镜。更乞清诗。要见胸中一吐奇。

铜钚玉锁闭空堂,腕脱初惊笔札忙。红烛遥怜风雪暗,黄封微泻桂椒香。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阳城衰晚拙催科,阖寝空惭罪亦多。祭灶请邻君自适,载醪祛惑我谁过。猗猗庭有兰堪佩,寂寂门无誉可罗。归去好寻溪上侣,为投缨绂换渔簑。

天子临浔阳,远公不出山。胡为遇陶陆,过溪开笑颜。匡庐高九叠,峻绝不可攀。画图写遗像,清风满尘寰。

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

落笔昔传九天上,诛茅今老万山中。殷勤封内种花令,物色畦间拾穗翁。道是单传曾雪立,元来一字耻雷同。语君此事须商榷,唐律尤难似古风。

陈氏源流远,吾犹及纪群。昔惟知伯氏,今又识郎君。后学尊师友,先贤贱艺文。沧洲书册在,努力缉前闻。

寒色遽如许,神清瘦不禁。瓦沟声磔索,珠琲乱衣襟。斯须忽复变,玉片堕前林。风劲势回旋,飘零蔽遥岑。落此炎瘴地,七年到於今。不见六花飞,况闻寒玉音。今年盈尺瑞,天以慰吾心。呼儿具杯盘,开樽须满斟。更制白雪辞,入我绿绮琴。

新雷岁旦发声严,冰管寒销细滴檐。花甲将看枝迋斥,蛇鳞不复地中潜。黄河分派来应早,白首归朝意自恬。强欲拟君为秀句,便无才思似江淹。

我走金塘十五年,新年六十意凄然。扶藜策蹇趋庐下,洗盏将雏拜影前。蠹化不妨松饮露,凤栖犹拟柏参天。微吟缓步沧江晚,一抹青山落照边。

篮里清风,手头生活。要将鱼目换明珠,岂是慈悲菩萨。有智彗人,不消一劄。

落日回潮寂寞,西风老柳萧疎。久客自知津渡,故人不寄音书。

俗吏曾随计吏来,可堪复别凤城隈。清时自辟公孙阁,此日虚经郭隗台。夹路笙簧山鸟哢,向人颦笑野花开。倚风南望沧江渺,拟上高堂寿一杯。

笼翮思飞孰与哀,哺雏未返母先摧。茫茫纵使重霄彻,杳杳难将万古回。厨下米薪如手办,堂前风雨莫花开。读书两字从头误,直悔男儿堕地来。

鸳鸯罗荐开,翡翠香帏寂。解带竟羞明,移灯向东壁。

独立吴山望越山,海门人去几时还。故乡犹隔苍茫外,一点征愁落日间。

白头攀望鼎湖弓,犹忆含香侍从同。周咏恩深余《湛露》,虞弦响绝更薰风。伤心遗诏龙沙外,注目宸容豹尾中。六载归朝无寸补,轻车空踏软尘红。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祗这圆音无二听,何劳妄想别求真。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仲春告言归,道次古长葛。水穷既舍舟,仅具始脂辖。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溱冀澹无波,芣騩森相轧。春鸠日夜鸣,阳膏浅深达。田畯挈壶浆,稚子勤襫襏。驱牛洒先稑,趣车载输秸。郊柘色欣欣,梢溝流活活。县官恩泽美,农节未尝夺。贤牧谨诏书,民隐罔遗察。射蠲赘聚劳,赋检

丰城宝剑忽飞去,玉匣灵踪自此无。天外已空丹凤穴,世间还得二龙驹。百年飘忽古无奈,万事凋零今已殊。惆怅西州文学老,一丘空掩蜀山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