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资道山路见菊杂言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开意自足。
菊亦谢桃李,妖葩艳萼能入俗。
把菊比君君更清,爱菊肯教陶令独。
君今渐作富贵家,平头奴子红腰束。
人谁敢号髯参军,见者面柔辞气曲。
唯有禅翁向晚秋,东篱细步想风流。

作品评述

《和资道山路见菊杂言》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桃李不如菊,
露下花开意自足。
菊亦谢桃李,
妖葩艳萼能入俗。
把菊比君君更清,
爱菊肯教陶令独。
君今渐作富贵家,
平头奴子红腰束。
人谁敢号髯参军,
见者面柔辞气曲。
唯有禅翁向晚秋,
东篱细步想风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菊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对俗世的批判。

首先,作者通过对比桃李和菊花,表达了菊花的高洁和自足之美。他认为桃李不如菊花,因为菊花在露水的滋润下绽放,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

其次,作者指出菊花也感谢桃李的存在,因为桃李虽然妖艳,但能够被世俗所接受。这里,作者暗示了菊花的高洁和独立,与桃李的妖艳和俗世相比。

接着,作者将菊花与君子相比,认为菊花比君子更清高。他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并愿意像陶渊明一样独自欣赏菊花。

然后,作者转向对世俗的批判。他描述了一个渐渐富贵起来的人,但他的形象却是一个束腰红衣的奴仆,缺乏自由和尊严。作者以此暗示,富贵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最后,作者通过描绘禅翁向晚秋时在东篱细步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和风流的向往。禅翁在秋天的晚上,独自在东篱散步,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高洁、自由和风流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反思。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皇矣艺祖,九圃是式。至哉柔祗,万彙允殖。保兹嘉邦,介我黍稷。酌本告虔,作配无极。

书盍多多读,诗须细细评。后生才染指,半道遽寒盟。直取珊瑚出,宁争熠燿明。伯牙弦已绝,举世喜筝声。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乡土尽风流。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高山何时摧,谽谺作空谷。拥土起重冈,断石大如屋。洑泉尽涌发,散漫流新渌。南渊势最广,百亩亭澳曲。龙威俨睢盱,神灵不敢触。兹旧多园囿,修篁带乔木。今忽掀阜乱,高下眩人目。惟羡势雄尊,作镇屹西服。严威物所仰,宜滋万生福。胡不静归根,震荡屡翻覆。天地域中大,奔驰

烽火塞上来,发卒备戎虏。翩翩长安儿,力未胜弓弩。幸蒙车骑念,出入在幕府。风烟一朝息,归来受茅土。番笑李将军,血战自辛苦。

一辞云陛五周年,琐闼销符宠再迁。时誉敢希吴陆俊,归心偏识汉疏贤。蜗头狼籍争锋地,鸿影徘徊避弋天。命驾不须频见约,颍滨嵩麓有私田。

腊前再雪已相侵,年后更连人日阴。欲问梅花苦无地,把君诗卷得参寻。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谷虚繁地籁,境寂散天筇时。

谷旦街尘净,满城春意我。威仪清警跸,卤簿扈鉴和。从骑黄金勒,回班白玉珂。恩荣谁不羡,报上合如何。

联名适以三株树,传玩惊看五朵云。

乌焰才沈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闲思江市白醪满,静忆僧窗绿绮横。尘土自怜长失计,云帆尤觉有归情。几多怅望无穷事,空画炉灰坐到明。

智极而藏,静极而光。蕉雷之展,葵日之芳。占宝器而蛮眼碧,理华须而蜂股黄。中规中矩兮乍圆乍方。

此何夕。天水空明一碧。商量赋、如此江山,几个斜阳了今昔。荒台步晚色。沙鸟依稀曾识。啼外,人远未归,江阔晴虹卧千尺。残碑藓痕积。记当日清游,夫君题墨。碧瑶仙去苍云隔。飞一镜秋冷,列屏天远,鸡声人语半郊邑。寄情又江国。愁寂。怕闻笛。正怨苦溪猿,飞倦汀翼。阴阴翡

节物惊心不我留,故人相望海边州。苦荷老尽池台晚,鸿雁来多云汉秋。谁共清樽寻乐事,独将长幅写离忧。明年芳草青门道,好试青衫伴侠游。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世故还相见,天涯共向东。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郡吏名何晚,沙鸥道自同。甘泉须早献,且莫叹飘蓬。

茅屋临江起,登庸复应期。遥知归去日,自致太平时。幽药禅僧护,高窗宿鸟窥。行人尽歌咏,唯子独能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