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哭陶侍御》
拼音和注音
lú shān péng zé wài , luò rì jiǔ jiāng b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落日:(名)夕阳:~余晖。
彭泽:1.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2.县名。汉代始设。在今江西省北部。晋陶潜曾为彭泽令,因以"彭泽"借指陶潜。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伏柱称仙吏,弹冠即诤臣。
逢时随八彦,揽辔属东巡。
抗疏惟安汉,危言屡借秦。
宠光回造化,正色上星辰。
梦已摧高翼,灾非批逆鳞。
孤台遥向夜,五柳黯伤春。
白鹤还来客,青骢岂避人。
朝廷存折槛,道路指埋轮。
击隼才何健,神羊气不驯。
分阴空自惜,浮世转难陈。
风裁登车罢,霜华挂剑新。
群乌哀就老,列柏采为薪。
郁郁匡君意,飘飘出使身。
庐山彭泽外,落日九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