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

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
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嗔无。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
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作品评述

原题: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余年予亦作二首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金符宵捧肃公卿,玉辇晨移望帝京。花迓御旃连汉苑,云随仙仗自襄城。天颜正位河山重,宫旨收帘日月明。一统共瞻新政美,四垂从此罢尘惊。

坡仙果何辜,黄州七年客。价高日月低,名大夫地窄。嗟彼舒亶辈,岂不辨菽麦。阿党更妒忌,一视皂与白。

一源何自发嵌空,漱月流风昼夜中。故有松声杂清越,独无梅影照玲珑。乡人但说观山寺,客子深怀太史公。好事陈吴不易得,冒寒襆被肯来同。

山轩斜透山南月,坐看天边桂影移。圆扇矮床凉透骨,匆匆无奈上朝时。

朝行曲河道,暮夜不遑止。野草熏满衣,山蝉鸣裂耳。我仆痡秋阳,我马困石齿。未厌行役劳,当前碧蒿起。

水上觅红云,云藏仙岛。云外晴峰翠於扫。东园行乐,一洗山林枯槁。万金谁办得、安闲早。石上玉芝,松间瑶草。容易休教使君老。寿杯宫袖,醉眼风荷翻倒。锦堂花与月、年年好。

满庭晴日破朝寒,粥罢披裘小倚栏。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

浪竹低枝扫隙尘,到帘清月欲留人。西家一斛黄华酒,沈醉吴音贺季真。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长裾来谒我,自号庐山人。道旧与抚孤,悄然伤我神。依依见眉睫,嘿嘿含悲辛。永怀同年友,追想出谷晨。三十二君子,齐飞凌烟旻.曲江一会时,后会已凋沦。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盛时一已过,来者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数公各游宦,千里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

花深众禽寂,格格啼山鹧。桡响一灯来,人归碧湘夜。

香红眩眼缬菜英,竹杖扶吟从步行。桑眼蟆含青雷小,麦须蝦磔翠芒轻。黄花菜圃午风软,绿水秧畦春野平。芳树岁声鸠雨过,苍苍柳色弄烟晴。

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子云推辨博,公理擅词雄。始自尚书省,旋闻给事中。言从温室秘,籍向琐闱通。顾我叨郎署,惭无草奏功。分曹八舍断,解袂五时空。宿昔陪馀论,平生赖击蒙。神仙应东掖,云雾限南宫。忽枉琼瑶赠,长歌兰渚风。

几点胭脂印指红。一双蛾绿敛眉浓。夜寒绡帐烛花融。剩炷龙涎熏骨冷,旋调银液镇心忪。整鬟羞顾半娇慵。

园池气象明,池沼春波平。东汇有朝势,北源无滞声。临流好鼓瑟,待月堪浮觥。濯足思馀绿,洗心思云清。篆沟合远派,布窦垂高城。我愿化飞雨,使君将劝耕。

白崖山下古松青,暂卷牙旗谒庙灵。见说昆仑关北畔,曾将草木作人形。

肥遯推严子,招贤仰汉光。营求思旧学,物色访君方。聘问期终得,形容尚未忘。羊裘方审识,蒲乘遂搜扬。不羡云台绘,还归钓濑傍。高风今尚在,江水与俱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