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_。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__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_。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__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在丁未年(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年份)沿着檄文的指示经过颖寿地区,与亲人、朋友告别离开。在离别的时刻,突然下起暴雨,雨水伴随着离别的色彩,给离别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把剑横渡长淮,这可能是指他渡过了长江的意象,象征着他将要踏上远行的旅程。

接着,诗人描述了西风的奇怪,吹不散空气中的烟霾,这是对环境的描绘,也可以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诗人感叹现实中的险恶和困扰,感觉到了严寒的气息正在逼近。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坚韧和忍耐。他自比为老子(指老子的思想和意志),表达了自己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品质。他的马虽然疲惫不堪,但他仍然坚持前行。

诗人回首往事,感叹自己作为一个旅人的身份和命运。他曾经看到飞翔的鸢(指鹞鹰),但现在又回到了原点,面对着重复的境遇。他回望白云飘荡的地方,眼睁睁地目送孤雁飞向千里之外,离去的影子在他心中徘徊不去。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最后两句描述了秋天篱边菊花渐渐凋谢的景象,同时提到杜瓮中新酿的醅酒。这里表现了季节的更替和人世间的变化。篱边的菊花凋零,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消逝,而杜瓮中新醅酒的出现,则是对新生和希望的暗示。

整首诗以描写旅途中的离别和思考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现实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同时,通过季节和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困境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和季节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层次。整体上,这首诗词描绘了旅途中的离别情感和对生命的思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动荡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水调歌头

窃食东州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一枝数位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水调歌头

曾是江波垂钓人,自怜深厌九衢尘。浮生渐老年随水,往事曾闻泪满巾。已觉远天秋色动,不堪闲夜雨声频。多惭不是相如笔,虚直金銮接侍臣。

水调歌头

蟒身漆黑蟒首红,蟒来动地起狂风。惭愧蜑巫能制蟒,床头开柙放蜈蚣。

水调歌头

记得去年时。采菊东篱。眉间一笑捧花枝。说道愿如花不老,交劝双卮。又是菊花期。客况谁知。便无风雨也凄凄。白发夫妻时节酒,堪几参差。

水调歌头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水调歌头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散彩宁偏照,流阴信不追。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水调歌头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神仙才有数,流落意无穷。骥病思偏秣,鹰愁怕苦笼。看君用高义,耻与万人同。

水调歌头

四十劫来闲坐休,忽抛长舌闹篮头。若言面壁为心法,瞿老还输第一寿。

水调歌头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

水调歌头

久怀简书畏,幸解绅笏束。忘年效儿女,适意挥僮仆。植杖理新蕉,埋盆养寒菊。前除驯鹊乌,近槛游麋鹿。遐观时倚楹,瞑坐或忘烛。门阑迹如扫,我亦甘幽独。

水调歌头

有意西林寻小隐,无田东瀼可隣家。闻师投谒不入巷,知我无人能点茶。山色一豀连雨色,雪花十里糁松花。秋声正与公相似,相对忘言定不差。

水调歌头

远斋老于文,立语更造极。为我寄竹隐,深意遗笔墨。向来说山林,俗眼多见白。是公不吾呵,可谓计之得。

水调歌头

客至启幽户,笋鞋霆曲廊。潮侵坐禅石,雨润读经香。古砚传人远,新篁远塔长。城中如火热,此地独清凉。

水调歌头

紫兰淅淅光风转,绿叶阴阴禁苑凉。天子万机多暇日,喜逢嘉节奉瑶觞。

水调歌头

商飙起璿霄,爽气静瑶海。圣皇抚时运,喜色动眉彩。蠭旗伫西指,乘辕行北改。涛声鼓万壑,夜半响得竿籁。汉仪换复见,周鼎知德在。猗欤沛中歌,云飞风正大。

水调歌头

重阳师父,预指南京。果然得赴蓬瀛。四假凡躯弃下,真性超升。*仪桥边出现,劝臧公、早做修行。垂教语,遮性命事大,名利休争。更有登州大薛,在终南一遇,端的分明。刘蒋张翁得药,身体康宁。昆明池西人见,向空中、舞袖轻轻。因得道,做神仙,久视长生。

水调歌头

虫鸣归旧里,田野秋农闲。即事敦夙尚,衡门方再关。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霜蕙后时老,巢禽知暝还。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水调歌头

白发疏疏青道衣,苦吟应有鬼神知。篇章但可陶情性,羞杀唐人自献诗。

水调歌头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同人应馆谷,刺史在郊迎。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