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评事游越

未习风尘事,初为吴越游。
露沾湖草晚,日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在,兰亭水尚流。
西陵待潮处,知汝不胜愁。

作品评述

《送李评事游越》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未曾经历尘世之事,初次游览吴越之地。
湖草上沾着露水,日光照耀在秋天的海山之上。
梅市的门在哪里,兰亭的水仍然流淌。
在西陵等待涨潮的地方,我知道你心中的忧愁无法抵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为了送别李评事而游历吴越之地的场景。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湖畔的草地上沾满了晚露,秋日的阳光照耀在海山之上。诗中提到梅市和兰亭,这些地方在当时都是著名的胜地,但是诗人却不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显示出他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最后,诗人描述了在西陵等待涨潮的地方,寓意着他明白李评事内心的忧愁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吴越之行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陌生环境的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中的“未习风尘事”表达了诗人初次涉足风尘世界,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和陌生感。草上沾露、日照海山秋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觉。诗人对于梅市门和兰亭水的不知道,暗示了他对陌生地方的迷茫与不熟悉。最后的西陵待潮处,表达了诗人对李评事内心困扰的理解和同情,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游越经历和对友人内心困扰的关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故的体验和感悟。同时,通过对未知环境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洁明快,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推荐

侵晓堆桅坐,蝉声出树林。分明宣祖意,何处有凡心。历历消清梦,悠悠助独吟。时人皆共听,谁谓少知音。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宁饮三斗尘,无逢权怀恩。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粲然共一理,

见说江都一骑来,筠篮坏土带春回。不堪羁宦思金谷,宁有诗情似玉台。纶阁翻阶无复梦,乳溪临槛想传杯。殷勤分赠须闻早,社后重阳政好培。

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可怜渔歌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东院长廓约二更,风雷送雨正冥冥。忽看电掣金蛇过,照出青天一点青。

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吴山应在碧云东。无力海棠风淡漾,困眠宫柳日葱茏。眼前春色为谁浓。

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讼闲每往招,祖送奈若何。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

东出共城门,古墓何累累。就中如夏屋,下马读铭碑。始知太尉名,富擅政和时。讵知邑境中,仓皇来赤眉。敢勇率子弟,肆杀力弗支。编氓赖保全,迄今令名垂。潺潺百泉流,日夕声犹悲。

帘外桐疏见露蝉,一壼聊醉嫩寒天。团脐磊落吴江蟹,缩项轮囷汉水鲂。投老宦游真漫尔,平生怀抱固超然。文书缚急何由耐,会向长安市上眠。

天似水。池上藕花风起。隔岸垂杨青到地。乱萤飞又止。露湿玉阑闲倚。人静自生凉意。泛碧沈朱供晚醉。月斜才去睡。

我师文靖公,一传子朱子。佩服中庸书,静中识根柢。秋月湛冰壶,莹彻无瑕滓。延平建精舍,盛德宜世祀。君往坐臯比,文行成粹美。秋风送书船,南上二千里。讶君来何暮,衿佩争倒屣。鸣道铎方振,问字酒已俟。九京如可作,文靖公亦喜。予友有黄功,昔分教於此。颇知文风盛,十室

浓阴夹道水流渠,吹尽残花不复余。唯有范家千亩竹,青青依旧色侵书。

日入林岛异,鹤鸣风草间。孤帆泊枉渚,飞雨来前山。客意念留滞,川途忽阻艰。赤亭仍数里,夜待安流还。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月出太湖水,鹤鸣空涧松。真境久寂寥,苍苔蠙灵踪。尝闻绿毛叟,变化犹神龙。世人岂得见,偶许樵夫逢。攀阴力易疲,探玄志难从。归出白云外,空闻仙观钟。

平泉草木频移主,西雒园池几换人。但把风花观世界,莫将金石认吾身。

流光不受长绳系。乐事且须论早计。丹成鸡犬亦登仙,运去英雄空掩涕。花留酒笑宁无意。酒藉花香尤有味。由来夷跖不多争,唤向花间同一醉。秋风茅屋浮云*。汗漫招来嵇与阮。尽从鹤背更腰金,独恨骑曹余手板。酒中最好藏疏懒。深注红螺容细卷。世间只没□闲人,举步有闲渠自

长虹吸尽两嘲水,赤鉴妆成万顷田。

夜雨晓方歇,薄雾随征车。乔松二十里,翠微三五家。双燕教群雏,一牛驮两鸦。故人不可见,回首天之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