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詶古晋望秦驻见怀之作(其二)》
拼音和注音
bó yá cǐ dì yǒu qín tái , shuí qiǎn zhī yīn wèn zhào l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此地:这里,这个地方。
音问:音讯;书信。
伯牙:古代传说人物。春秋时民间琴师。善奏《高山流水》。与钟子期友善。
琴台: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安放琴的座垫。台名。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相传为汉司马相如弹琴之所。台名。相传为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弹琴之所。在山东省单县东南之旧城北。台名。在河南省鲁山县城北,唐元德秀所建。台名。在江苏省苏州灵岩山上。
彭孙贻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原诗
伯牙此地有琴台,谁遣知音问棹来。
流水两潮明月上,相思连夜木兰开。
登高作客怀黄浦,荒径为君扫绿苔。
世事不论须共醉,茆堂花底送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