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送进士彭琉赴政和知县》
拼音和注音
shuāng lù diāo huì mù , shuò fēng jī jiāo y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
郊原:原野。
霜露:霜露shuānglù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霜露凋卉木,朔风激郊原。
之子戒行迈,相送城南门。
驰车指瓯越,靡靡无停奔。
山川间道路,气序异凉温。
仳离方自兹,曷舒中郁烦。
念子同乡彦,令质挺玙璠。
劲节夙所尚,古道矢弗谖。
宾兴属昌期,出宰膺明恩。
善政崇教育,化理由身惇。
行矣懋树立,以副平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