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赠友(其四)》
拼音和注音
táo chóng huà wèi diāo , qún fēi zhuó jiǔ zh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州:(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化为:《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常以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由好变坏。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桃虫化为雕,群飞啄九州。
凤凰集于蓼,饥渴常怀忧。
与君志天爵,仁义交绸缪。
惕厉处明夷,保身随波流。
瓶罍贵相资,箕毕贵相求。
美人乘白云,昆崙去悠悠。
吾将为造父,往御彼骅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