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顺公还吴

自得清凉界,因乘溽暑征。
禅心无住著,游脚有归程。
宛水浮杯小,吴云托钵生。
松枝东向处,知是旧经行。

作品评述

《送顺公还吴》是明代梅鼎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得清凉界,
因乘溽暑征。
禅心无住著,
游脚有归程。
宛水浮杯小,
吴云托钵生。
松枝东向处,
知是旧经行。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名为顺公的人,他要返回吴地(即今天的江苏省)。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清凉的境界中自得其乐,因为他要离开湿热的地方前往他的目的地。他的心境如同禅修般的静谧,没有固定的寄托,而旅途上却有归程的希望。诗中还描绘了宛水上漂浮着小酒杯,吴地的云雾如同托着僧人的钵一般生动。最后一句表明松枝朝东伸展,说明作者知道这条路是古老的经行之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与顺公的离别场景,展示了作者对清凉境界的追求和对归程的期待。首句以“自得清凉界”来形容作者在某种境界中自得其乐,暗示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的心态。第二句中的“溽暑征”揭示了顺公离开湿热之地的动机。接下来的两句中,“禅心无住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游脚有归程”则展示了作者对归途的期待,意味着作者将继续自己的旅程。第四句中,“宛水浮杯小,吴云托钵生”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描绘浮在水面上的小酒杯和托着钵的云雾,形象地表达了吴地的景色和氛围。最后一句则用“松枝东向处,知是旧经行”来暗示作者对历史和传统的了解,松枝朝东的形象象征着古老的经行之路。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作者的情感和景观,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途和传统的思考和敬仰。这首诗词给人以清新、恬静的感受,使读者在阅读中领会到禅修的境界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词推荐

雨后虹方挂,晴来雾始收。风光明翠岫,江色淡新秋。返照薰残湿,寒潮踏急流。放舟下三峡,定醉仲宣楼。

守拙宜乎宁耐。曾分秀气三台。龙吟虎啸去还来。明月清风自在。五道霞光覆载。神珠养就辞胎。一声霹雳洞门开。始觉山侗奇怪。

会合非素期,追欢得同好。旅情忘郁约,春事入吟啸。子行反崤巩,我去旁嵩少。怅望洛阳花,金樽不同倒。

予昔尝推二子能,试篇每出辄嗟惊。文章即日开鹏运,兄弟同时醉鹿鸣。乐善自怜心不负,知人独喜眼偏明。来春早附登科录,甲乙应联旧姓名。

绝想凝真天地表。九□□□,□□□□□。行处旌幢参羽葆。五云随□□□□。□□神仙春不老。烟□□□,□□□□□。□□□□多与少。下窥海□□□□。

早岁相期林下,高年同在尊前。风花绣舞乍晴天。绿蚁新浮酒面。身外虚名电转,人间急景梭传。当筵莫惜听朱弦。一品归来强健。

鸡罢三号来晓色,披衣起见瓦沟白。雪花初堕云遽回,天意应怜未归客。男儿铁石为刚肠,忍穷不见可怜色。当知曳履郭先生,可作餐毡苏属国。

石卫尉家锦步障,移在樊家园馆中。醉到花残呼马去,聊将侠气压春风。

雪后溶溶嫩水通,满枝烟雨暗春风。试看照影横斜处,浑似靓妆清镜中。

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江山欲霜雪,吴楚接风烟。相去诚非远,离心亦渺然。

坦溪渺渺兮配流庆之深长,园林带宅兮风月无疆。鸥鹭受盟兮举清觞,胡不百年兮长徜徉。澡身更服兮愙气安详,遗颂洒然兮墨耿光。

满郭春如画,白堂心自澄。禅抛金鼎药,诗和玉壶冰。白雨飘花尽,晴霞向阁凝。寂寥还得句,因寄柳吴兴。

律调无射。月望才逾日。昴宿呈祥南极。称觞祈五福,膺聘陈双璧。彩堂上,老人婺宿光交集。龟鹤年相敌。孔雀屏开侧。喜与寿,俱逢吉。门楣他日作,椒觞歌今日。看父子,乘龙跨鹤皆仙匹。

金屋妆成物色新,三宫日用御厨珍。其余宫女千余个,分嫁幽州老斲输。

衣分冰洁佩琼瑰,笑斂溪头月下杯。岁晏得朋真乐在,不须青女作行媒。

成图画茶器,满幅写茶诗。会说工全妙,深谙句特奇。尽将为远赠,留与作闲资。便觉新来癖,浑如陆季疵。

面前明暗两忘时,莽汤乾坤都不知。到此若生毫发见,依前越国又依稀。

滕叔死千载,犹存蛱蝶图。狂风一夕起,尽化作青芜。

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折花当驿路,寄与陇头人。

上公拜表请休官,中使传宣未听閒。雍府遥兼新节镇,邺城重领旧山川。左弧共记生贤始,右席谁居献寿间。阴施在人天报远,蟠桃三熟鬓毛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