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同年李仁甫寄点苍山石

故人消息阻河关,万里题缄泪欲潸。
云寄远心将片石,月随清梦到苍山。
诗成却笑穷逾拙,身退犹怜老未闲。
怅望昆明池草色,春风南雁几时还。

作品评述

《答同年李仁甫寄点苍山石》是明代华察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人消息阻河关,
万里题缄泪欲潸。
云寄远心将片石,
月随清梦到苍山。
诗成却笑穷逾拙,
身退犹怜老未闲。
怅望昆明池草色,
春风南雁几时还。

诗意:
这首诗是华察以应答同年李仁甫寄送的点苍山石为主题创作的。诗人表达了对故友消息不通的思念之情,他在远方写下了悲伤的文字,泪水几乎要模糊了字迹。他将自己的思念和心意寄托在这块片石上,希望云能将它带到远方,月亮能随着他的清梦传达到苍山。

诗人在写诗之际,却自嘲地笑自己诗才拙劣、穷逾无涯。虽然他已经退隐,但仍然心系故友,对老去的自己也充满了怜悯。最后,诗人怅望着昆明池的绿草,思念春风中南飞的雁群,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友情、离别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情绪激荡,用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在远方思念故友的同时,他也表现出对自己才华的自嘲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苍山、云、月、昆明池等意象,以及南飞的雁群,都增添了诗人对远方故友的思念之情。这些景物在诗人的心中成为了诗意的载体,通过诗人的感受和联想,将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出来。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离愁之感。它展现了明代文人士人情怀和离别之痛,同时也反映了华察对自己才华的不满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诗词推荐

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墙外谷云起,檐前山雨飞。兴余思秉烛,坐久欲添衣。为爱东岩下,泉声通翠微。

回龙桥上忆龙回,营角鸣咿怨落梅。旦暮北风吹雁急,谁从沙漠寄书来。

东风第一番春游,白袷清樽半日休。花气未醒蜂蝶懒,宿寒犹殢雨云愁。人烟带郭居全少,林沼当轩趣迥幽。吟过小桥归梦晚,乱钟何处思悠悠。

明圣当阳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

少为轻薄悮,失行落优倡。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五字研成举世传,醉吟朝夕在樊川。江南海北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壁上尘黏蒲叶扇,镜中人入洞庭烟。倦游客子心无际,遐想星轺思惘然。

吉梦维何,男子之祥,载弄之璋。嗟我辰安在,斯文后死,力侔元气,手抉天章。学稼田荒,炼丹灶坏,稽首南华一瓣香。休休也,免王良友笑,屑往来忙。浮名斗挹箕扬。世岂有明珠百斛量。叹种来瑶草,年深未熟,挑成锦字,道远难将。迁转不行,形容尽变,盍改称呼号瞎堂瞎堂远,僧

衰发如枯菅,残齿如败屐。取米鬻薄糜,便足度晨夕。欲知死远近,不必讯龟筴。四序忽已过,如数堠双只。发装陌上亭,具食水边驿。会当一日归,岂有终作客!

郑公赋政鬓如丝,符竹新分晋水湄。招客远郊常置驿,论文古训旧笺诗。汉庭行曳尚书履,泾谷曾刊隐士碑。今日湖亭共游汎,追怀子美昔同时。

同事征西府,闻君已绣衣。小侵今视昔,大捷是耶非。酋长舆尸返,偏裨奏凯归。六关天样险,莫遣贼飞能。

安晚堂前,梅开尽、都无留萼。依旧是、铁心老子,故情堪托。长恐寿阳脂粉污,肯教摩诘丹青摸。纵沉香、为榭彩为园,难安著。高节耸,清名邈。繁李俗,粗桃恶。但山矾行辈,可来参错。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岂愿当头角。尽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乐。

人生四大{上物下心}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唯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有约携壶九日游,扶筇选胜豁双眸。天空晴送群峰翠,野旷寒生落木愁。浊酒故饶狂士态,黄花羞插老人头。凭高不管风吹帽,坐破屏山一色秋。

晓来积雪被长峦,约住春和纵腊寒。谄贺岂堪随味道,高眠且只学袁安。谩惊柳絮搀先舞,独爱梅花奈久看。安得化为千万庾,放教籴事一分宽。

谢公雅志在东山,一入黄扉不复还。公去我来山属我,为公偿却半生閒。

昧谷含凉景,环涂进晚程。角声呼月出,鞭影御风行。云树故多思,暗泉偏有情。临关不得下,回首愧尘缨。

秋早津亭一笑歌,红妆晚景落清波。重来霜后攀疏柳,更向风前数败荷。物理盛时能有几,人生乐处亦无多。不知当日樽前曲,却傍谁边敛翠娥。

侵晓度南薰,禁锺犹可闻。春郊微有霰,上苑稍藏云。斋馆人相望,官桥路已分。宁同鸟乌乐,翔集自成群。

人言清禁紫薇郎,草诏紫薇花影傍。山木不知官况味,也随红日上东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