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潜观心四绝词旨俱胜仍用非字奉酬以尽愚衷

雾霭溟蒙山缥缈,江波浩荡雨霏微。
头头总是吾家事,更要回归定失归。

作品评述

诗词:《起潜观心四绝词旨俱胜仍用非字奉酬以尽愚衷》

诗意和赏析:
《起潜观心四绝词旨俱胜仍用非字奉酬以尽愚衷》是宋代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雾气弥漫、江波浩荡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归宿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山岭间雾气蒙蒙,江波浩荡的景象,以一种模糊、朦胧的笔触将自然景色勾勒出来。这种景象给人以神秘、幽静的感觉,在读者的心灵中引发遐想和联想。

然而,诗中的重点并不在于景物的描绘,而是通过这些景物来映照出作者内心的追求和思考。诗中提到“头头总是吾家事”,表明作者一直思考的是自身的归属和追求,即心灵的安定和归宿。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常常追逐功名利禄,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而作者则强调“更要回归定失归”,即要回归自我,找回迷失的归宿。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追求内心平静和真实归属的渴望。这种对于内心追求的思考和反思,使得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同时,也具有了普世的意义,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绿发老梅千百树,梅边略彴是吾家。一窗西日不知晚,十月南枝无数花。谁信闲身惟鹤伴,自怜愁眼得书遮。闭门兀兀太痴绝,起唤扁舟载月华。

水急鱼行涩,峰高鸟不栖。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萧然一念未萌初,露柱怀胎辨得无。风扫余云月未上,霁虚廓净绝方隅。

轩轩陆士龙,卓卓荀鸣鹤。云间日下逢,此段殊不恶。方君嗜狂药,而吾穷病缚。相望不相过,赋诗聊尔谑。知君酒隐慕先贤,谁何合作饮中仙。金陵妙唱丹砂弦,当日新声传不传。莫学沧波弄云月,老鲛哆口馋流涎。访吾之居在何许,春明门东大道边。青鞋布袜不妨步,何待东家蹇驴乃著

花神得与换新妆,不著仙家金缕裳。也学时人尚红粉,依前风味带黄香。微醺有意随风舞,独立无言任雨荒。唤作桃红元未称,桃花那解傲秋霜。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我身正似云,於此适相值。买邻不用钱,平分有余地。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未识平时活国方,只将诗句阅风光。盘空笔力今谁敌,独扫千人不可当。

十里秋风画角哀,夕阳光景亦佳哉!正疑白鹭归何晚,一片雪从天际来。

报晴底用暮寒为,薄薄春衫横见欺。似有如无风细甚,柳丝无赖恰先知。

远客归未得,东风冷尚严。烧痕山顶秃,春色柳眉尖。病久医方熟,贫深酒债添。浮生欲何以,朝暮为齑盐。

平生才不足,立身信有余。自叹无大故,君子莫相疏。

山有乔松隰有台,胸中日月太平开。安车不入申公念,只恐诏从天上来。

楚天风色。一夜波翻雪。舣岸锦帆不度,天有意、且留客。鼓声吹取急。离觞须举白。看去芳菲时候,日边听、好消息。

邢子襟灵旧绝尘,尔来句法更清新。淡交喜得山栖友,杰作疑非火食人。岂但仆奴看屈子,直须涂改到生民。与君两世交情厚,剩欲灯前对角巾。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油幕晓开飞鸟绝,翩翩上将独趋风。

虹玉横箫,纤纤指按新声作。参差重约。昨夜梁伊错。几许闲愁,品字都忘却。沈吟觉。一声哀角。满院残花落。

苦来为客竟何为,宅舍荒村谁与治。别墅虽无辋川画,生涯堪入杜陵诗。身如燕子年年去,家似渔舟处处移。丹井西头曲堆下,更烦岁晚定疎篱。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