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荆公韵四绝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作品评述

《次荆公韵四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骑驴渺渺入荒陂,
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
从公已觉十年迟。

中文译文:
我骑着驴子漫无目的地来到了荒凉的池塘边,
心中思念着那位尊敬的先生还未生病的时光。
他曾经劝我去争取拥有三亩宅地,
但我却觉得跟公公相比已经晚了十年。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己迟迟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之情。

首先,苏轼骑驴渺无边际地来到了一个荒凉的池塘,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内心的迷茫和无处安放的状态。他在这个孤寂的地方,思念着某位先生,暗示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尤其是这位先生还未生病时的时光。

其次,这位先生曾经劝告苏轼去争取拥有三亩宅地,这里象征着安稳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苏轼在诗中表示自己对此感到迟疑和遗憾,觉得自己已经晚了十年。这里表达了苏轼对自己迟迟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和懊悔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却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内心的情感。他通过对骑驴入荒陂和对先生的思念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在时间流逝中的迷茫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他对自己迟迟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之情的表达,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该诗的意境清新,意味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它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常常面临的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之间的矛盾和挣扎。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能引发自己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万物各有适,所乐乃其天。达人默识之,此意妙难传。贤哉漆园吏,知鱼岂其然。客问子非鱼,乌知鱼乐全。答云我所知,知之濠梁间。问者固已远,答者不亦难。要知知鱼乐,当作梦蝶观。周与蝶非两,鱼我宁相悬。海门孙夫子,读书必钩玄。结茅制小亭,下瞰碧玉湾。因鱼揭佳名,理赜

萤火惟知夜,灯花不待春。

过门车马谁曾入,塞路蓬蒿不复锄。雨漏日惟支败屋,鼠余时自缉残书。

骚情长爱重阳近,客路归迟夕照西。举目山河秋寂寂,满城风雨晚凄凄。老思旧隐盟鸥社,寒涉深流信马蹄。凭轼试看炎绍录,空嗟语石与天齐。

词,为赋水龙吟。芗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书所赐名也,与盘园相并云断崖千丈孤松,挂冠更在松高处。平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妆。问黄金余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

春水长流鸟自飞,偶然相值不相知。请君试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却有丝。

当道朱门白昼扃,高堂歌吹久无声。古窗积雨昏残画,朽树经阴长寄生。问下老人时洒扫,旧时来客叹平生。艳姬骄马知何处,独有庭花春正荣。

暖日丽晴春正好。杨柳池塘风弄晓。露桃云杏一番新,花窈窕。香飘缈。玉帐靓深闻语笑。新赐绣鞯花映照。须信浓恩春共到。汉家飞将久宣劳,迎禁诏。瞻天表。入卫帝庭常不老。

想幼安、辽东归後,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明年六十闻歌後,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更待复一中

早被儒冠误,衣稀老更侵。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自惜亡猿木,谁怜跃治金。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烟月掩妆台。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后山路安来,前山路安去。高中不无低,自有可通处。譬如涧谷水,日夜泉源注。但闻水流声,不见来去路。避碍适其顺,智本何所恶。后世穷梯航,乃以嗜欲故。汉武天马歌,文采诚独步。焉知十万师,暴骨委秋露。我愿四达衢,但行商与贾。一遇荷戈人,寸跬不可度。

南雪不到地,玄冬偏满山。春风仍料峭,彩袂正斓斑。广厦千间静,虚空一宿閒。此身如羽翼,飞倦始知还。

昏眵望杳水云村,好句从来风月人。瓦缶不量追大吕,冰壶何惜受纖尘。

数里一板桥,亭栏各清楚。长亭且百间,频憩忘羁旅。人自贲乾坤,溪山失其阻。庄生达未充,无梁思太古。行行降复登,川广湍流聚。急下看飞船,仿佛闻端午。

官闲似与病相宜,朝谒俱无起独迟。禁苑蝉声移物候,空山木叶报君知。薄游丘壑何尝废,雅与琴书每自随。闻说潘生归骑省,却因词赋动秋思。

一曲重弹子贱琴,三年风月总知音。休言无补公家事,留得堂前生树阴。

万里西来客,溪山先有名。

雨打知无那,春暄绝不禁。小风千点雪,落日一须金。

柳幄飞绵,风池暖泛新萍。燕垒泥香,玉麟堂外春深。晴云丽日,花浓处、蜂蝶纷纷。偿春一醉,管弦声里欢声。况是清时,锦衣重到台城。故国江山,向人依旧多情。趁闲行乐,休辜负、冶叶繁英。彤庭归觐,恁时难驻前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