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姜尧章饯徐南卿韵二首

风调心期契钥同,谁教社燕辟秋鸿。
莫年孤陋仍漂泊,可得斯人慰眼中。

作品评述

《次姜尧章饯徐南卿韵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景和表达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徐南卿的惜别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风调心期契钥同,
谁教社燕辟秋鸿。
莫年孤陋仍漂泊,
可得斯人慰眼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感伤和追忆。

首节以“风调心期契钥同”开篇,借风景来凸显心灵的交融和默契。风代表了变幻无常的世事,而心期则是心灵的交流,契钥同则表示心意相通。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暗示了诗人与徐南卿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情感契合。

接着,诗人写道:“谁教社燕辟秋鸿。”这句诗以自然景物的对比来表达离别之苦。社燕是指在社会中活动的燕子,而辟秋鸿则是指在秋天飞行的雁鸿。社燕与秋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离别的痛苦。

最后两句“莫年孤陋仍漂泊,可得斯人慰眼中。”表达了诗人对徐南卿的思念和期盼。诗人感慨地说,虽然岁月匆匆,自己仍然孤独而平凡,不断流浪,但只要能够与徐南卿相聚,就能获得内心的慰藉和满足。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离别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呼应,使作品更加丰富而富有意境。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风消荥泽冻,雨静圃田沙。古陌人来远,遥天雁势斜。园林新到日,春酒酌梨花。

刘侯家有相业堂,东都旧第城中央。剑南参谋今日发,官班且复尚书郎。买田筑室蟠龙下,闺门孝友师一乡。好园十亩当道入,绿竹万个搀天长。池亭面势各有趣,花木手种新成行。客来呼酒径留饮,小鬟妙舞工持觞。人生适意但如此,何用尘土纷劻勷。我来度峡五十日,山深路恶神惨伤。

脱了紫霞衣,琴书欲傍谁。焚香懒持咒,衔袖旋吟诗。无本穷应悔,知章梦已迟。梅寒不堪折,斗酒谩浇之。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侍儿,子仪命足成词,戏作秋入华堂一味清。四山环碧眼双明。欲送主人天上去。无绪。一尊已带别离情。洞府桃花常许见。□□。为谁特地惜娉婷。时子仪侍儿久不肯出。只待明年春醉里。偎倚。耳边听唤状元声。

麟符虎节宠恩新,满袖天香下玉宸。五夜将星经昴毕,万年皇化被昆仑。紫驼白马蕃人贡,赤黍黄羊汉卒屯。圣主安边恢妙算,都缘保障为斯民。

结交欢伯无他肠,小槽窍比顾建康。此身忽堕禁酒国,何路得到无功乡。官酤快甚夏酌水,斋酿惬于冬饮汤。客来且复置是事,北焙荐椀春风香。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此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东山之云英英兮,积白雪待曾冰兮,吾与云静时行而藏兮。东山之云灵灵疠二友风伯子雨江兮,吾与云动时止而通兮。

结宇孤峰上,安禅巨浪间。

秘泄瀛寰亦一奇,龙钟为显古须眉。来师造化寻穷壑,散落天花写与谁?

伊昔宣和际,公来射策初。独陈天下事,不负古人书。宣室方前席,苍生欲奠居。黑头成奄忽,天意果何如。

渐渐路可识,纷纷山转多。数鸡啼远坞,一鸟起沧波。藤杖湿云石,笋鞋浓露莎。何人尚高卧,层构着烟萝。

畾雷惊散半空雨主,赫日冲开万里云。依旧炎炎还酷暑,南来犹幸有晴薰。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贪夫孜孜为利,烈士汲汲徇名。谁似先生元尚,名标七宝宫城。

南津赵佗石,云是昔人舟。长忙精卫志,不碍长江流。

岁暮涪江水归壑,白沙渺然石荦角。蜀天常燠少雪霜,绿树青林不摇落。阑干诘曲临官道,烟霭参差望城郭。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乐莫乐於新相知,美人一笑回春姿。四方本是丈夫事,安用一生无别离。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比屋单衣日,名城冷食天。居人多上冢,远客未归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