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赠君子,徙倚揽明月。

出自明代李攀龙的《郡斋同元美赋》

出自明李攀龙的《郡斋同元美赋》

拼音和注音

hé yǐ zèng jūn zǐ , xǐ yǐ lǎn míng yu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君子:(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反]小人。

何以:(副)①(书)用什么:~为生。②为什么:既经说定,~变卦?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游子苦行役,驱车自溟渤。

依依平生亲,斗酒日云没。

秋风亦已厉,萧条众芳歇。

何以赠君子,徙倚揽明月。

燕婉当及时,霜雪变华发。

高足蔽天衢,浮云望双阙。

令德一见疑,积毁能销骨。

中怀不复喻,邈若胡与越。

绸缪有故人,知音无仓卒。

常恐远别离,含意向明发。

诗词推荐

禄养更迎侍,消摇介寿康。壮图虽偃屈,潜德竟辉光。可惜今埋玉,无由自奠觞。他年观上冢,千骑拥龙冈。

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冻杀汝阴常处士,也来骑马听朝鸡。

行年四十五,雨鬓半苍苍。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头头见佛身,元是本来人。棒打不回头,照灵非故新。

小试庖丁刃,天王信不虚。林森惊若凤,戢戢免其鱼。一日乾坤定,终身岩谷居。人皆疑不仕,莫晓我心初。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为访莲花漏,因成玉版居。攒峰开步障,古木架精庐。将客青霞上,论文紫月余。一端萧散意,犹作换鹅书。

将谓霏微雨。恍朝来、虚檐生白,寒侵冒絮。拟和盐花凌谢韫,,巧思翻成金注。谁寄我、雪车冰柱。酿熟羊羔炉拥兽,羡画楼、金帐调宫羽。人应共,回风舞。围场校猎淮云暮。记当时、银杯缟带,网禽置兔。老去不禁鞍马力,独对愁吟似甫。问一棹、剡溪何处。愿与铁衣春解戍,把梁园

直截猛利,立雪断臂。千古万古,丈夫意气。

很禽忘所俦,翻身拿鸟雀。羽毛同所天,何夺强凌弱。

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

鸣凤起朝阳,斯文气脉昌。谏书留北阙,诗笔化南荒。湖柳生新意,冈梅续旧芳。相期功行远,何但说龚黄。

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轩车此去也逢时,地近湘南颇入诗。一月计程那是远,中年出守未为迟。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

县如残寺裹荒城,僧干穷缘耐苦声。虽把慈悲供日用,可能方便徇人情。四明山背看云近,九里湾头呷水清。支遁后身偏念我,惠来诗好愧兼荣。

和风暖日西郊路。游人又踏青山去。何处碧云衫。映溪才两三。疏松分翠黛。故作羞春态。回首杏烟消。月明归渡桥。

冻透松边屋两间,孤床盘礴数更阑。无情风雪偏欺老,经乱衣裘不御寒。春意一炉红榾柮,故人两坐绿蒲团。敲冰自换甆瓶水,浸取梅花仔细看。

萝龛藓室狎猿猱,忽捧纶言挂紫袍。恩大不知何以报,五云天上望空劳。

花县平分月,冰壶不受尘。圆机皆中理,礼爱独亲仁。晚菊长留节,寒梅自作春。无家可归去,须有筑台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