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李叔时二首

知子鸣弦意在山,一官聊复戏人间。
能为白下东南尉,藜杖缁巾得往还。

作品评述

诗词:《示李叔时二首》

知子鸣弦意在山,
一官聊复戏人间。
能为白下东南尉,
藜杖缁巾得往还。

中文译文:

了解孩子弹奏琴弦的意境在山间,
担任一官只是为了消遣凡世间的烦忧。
能够做白下地区东南部的尉官,
手持藜杖,头戴缁色巾,自由往返。

诗意和赏析:

这是王安石写给他的友人李叔时的两首示意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内心真实情感和个人理想的思考和追求。

首先,作者通过描述孩子弹奏琴弦的意境在山间,暗示了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纯真之情。这里的"知子鸣弦"可以理解为了解孩子弹奏琴弦的意境,也可以理解为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山的意象常常被用来象征自然和宁静,这里表示了作者向往远离尘嚣和世俗的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其次,作者提到自己担任一官只是为了消遣凡世间的烦忧。这里的"一官"可以理解为一份官职,也可以理解为世俗与功名。作者暗示自己并不追求权势和功名,而是将官职看作是一种消遣,用来排遣尘世的烦忧。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漠态度,强调内心真实情感和个人理想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提到能够做白下地区东南部的尉官,同时自由地往来,手持藜杖,头戴缁色巾。这里的白下是指一个地区的名字,作者在其中担任东南部的尉官,这是一种地方官职。藜杖和缁巾象征着俭朴和朴素的生活方式。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官职和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自在从容的心态,强调了个人追求内心真实和自由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王安石对于内心真实情感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并对功名利禄和世俗烦忧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通过山、琴弦、官职等意象的运用,诗词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情感,以及对于个人理想和真实感受的重视。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一双千岁鹤,立别孤翔鸿。波岛忽已暮,海雨寒濛濛。离人闻美弹,亦与哀弹同。况兹切切弄,绕彼行行躬。云飞北岳碧,火息西山红。何以代远诚,折芳腊雪中。

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吴牋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

底用春风急,诗肩暖亦寒。儿曹如笋长,吾事只梅酸。后死犹容健,余生愈觉难。一瓢自穷巷,何止此堪叹。

不痴不聋不作翁,平生与世马牛风。无材无德痴顽老,尔来对客惟称好。相风使帆第一筹,随风倒柂更何忧。亦不求作佛,亦不愿封侯,亦不须脱裘去换酒,亦不须卖剑来买牛。甲第从渠餍粱肉,貂蝉本自出兜鍪。燮理阴阳岂不好,才得闲管晴雨如鹁鸠。辛苦筑垒拂云祠,不如吟啸风月登高

老颖冰满头,不识宫妓口。穷年岂无为?弃置如敝帚。玉杯渐消磨,含默甘老丑。余生重其功,怅然怀永久。昔在三坟前,勇锐破绳纽。叔世去籀法,十鼓迷八九。玄风变复变,款识归瓦缶。春秋已获麟,大义孰为守?纷纷鸡雉翰,峥嵘出其右。班生狂不事,张生颠欲走。空余五色梦,幻入

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偃蹇风前,沈吟竹外,直待天骄雪。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北人著小竹花问更

春暖群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独携玉律丹诀,闲踏青莎碧苔。古洞眠来九载,流霞饮几千杯。逢人莫话他事,笑指白云去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老干疏枝不耐冬,喜闻芳信扰青红。应缘技痒争春力,不待铅华破晚风。

宿昔驱蝇手,今还把蟹螯。家愁难止酒,天气近登高。岁月形容改,乡关梦寐劳。小窗无晤对,风叶暮萧骚。

百年能几。似数巡环无了日。有限时光。玉兔金鸟晓夜忙。幸逢清世。最好排筵斟绿醆。满捧金蕉。祝寿如松永不雕。

鹿门忆庞公,栗里怀靖节。我尝评斯人,用则同稷契。空谷倚逍的,风尘俱骚屑。明发耿不寐,长歌弥激烈。

封章频得帝咨嗟,报国唯将直破邪。身到西山书几达,官登南省鬓初华。厨非寒食还无火,菊待重阳拟泛茶。内翰好才兼好古,秋来应数到君家。

寝瘵初休意未便,筼筜生笋柳生绵。谁能朅朅团栾走,只要齁齁酩酊眠。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世人多恃武,何者是真雄。欲灭黄巾贼,须凭黑槊公。指星忧国计,望气识天风。明日凌云上,期君第一功。

幽趣无人会,池塘又吐青。云间万里客,竹下一门扃。空翠侵书帙,飞花入草亭。杖藜寻柏子,慢火待馀馨。

一夫倡祸翕然随,白昼通都作崇奇。割肉直将人餧虎,闻声能感烦求罴。忽传先辈逢清雪,失喜衰翁有黑丝。自古英材须乐育,谓予不信质先师。

万事皆零落,平生不可思。惟馀酒中趣,不减少年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