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轼的《雪斋》
拼音和注音
jūn bù jiàn é méi shān xī xuě qiān lǐ , běi wàng chéng dū rú jǐng d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成都:中国四川省省会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山西:1.山的西坡。2.即山西省。中国华北地区的省,简称“晋”。3.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称崤(xiáo)山以西为山西。北魏、隋、唐以后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4.古称华山之西。
峨眉:(名)山名,在四川。
峨眉山:峨眉山,峨嵋山éméishān,éméishān[mountemeimountomei]中国四川省中南部,乐山市西方公里的一座山,是佛教圣地和风景区,有三个山峰,主峰米,山崖陡峭,山顶和山腰上有许多神庙和宝塔
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代称。苏为四川眉山人,故称。
井底:见'井底蛙'。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原诗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入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