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者人也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气中涵太极真。
道即是身身即道,从来道外本无身。

作品评述

诗词:《孟子·仁者人也》

中文译文:
真正的仁者是人之本质,形体与气质相融合,内含着太极的真理。道即是人的本身,人即是道,因为道本身是没有形体的。

诗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普的《孟子·仁者人也》。诗中表达了仁者的本质和道的关系。仁者是指那些具有真正仁爱之心的人,他们的本质与形体、气质相融合,内心蕴含着太极的真理。诗人提出了一种观点,即道即是人的本身,人自身即是道。这是因为道本身是超越形体的,它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之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仁者和道的关系进行探讨,强调了人与道的紧密联系。仁者在内心体现了道的真理,他们的行为和品质与道相契合。诗中的"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气中涵太极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仁者的境界,他们将真和精、形和气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内外合一的境界。

诗人还通过"道即是身身即道"的表达方式,强调了人与道的一体性。道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思想,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人的本质。人自身即是道,意味着每个人都具备体现道义的潜质。这种观点对于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传达了关于仁者和道的哲学思考。它提醒人们要追求仁爱之心,将道融入自己的行为和内心,实现人与道的一体化。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观点之一,对于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境界具有启示作用。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高世何须更欲名,古人于此畅幽情。后来同味无王谢,自折幽兰上冶城。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自在胜分司。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厘。

四方骚乱六州安,锦缆云帆去不还。龙剑占星狼鬛静,角弓换月虎牙闲。东行窦使书初献,西向秦庭泪易潸。高冢麒麟碑碣在,唐陵隋寝草斑斑。

轻圆兀其颠,不受暑雨厄。时将篷外挂,旋转卷七泽。

东风酒旆斜,浦口第三家。谷鸟鸣春树,江鸥起暮沙。故乡山渐近,曲岸柳初芽。客路归心切,孤帆带落霞。

东寺台阁好,上方风景清。数来犹未厌,长别岂无情。恋水多临坐,辞花剩绕行。最怜新岸柳,手种未全成。

秋阴满一川,刈获在渔船。及此为农日,空知惜老年。水村连白鸟,溪屋覆青烟。日暮闻舂急,生涯亦可怜。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芸。自少多言晚闻道,从今闭口不论文。灩翻白兽樽中酒,归煮青泥坊底芹。要识老僧无尽处,床头牛蚁不曾闻。

承平重游乐,诏跸上之回。属车响流水,清笳转落梅。岭云盖道转,岩花映绶开。下辇便高宴,何如在瑶台。

压倒群芳,天赋与、十分秾艳。娇嫩处、有情皆惜,无香何慊。恰则才如针粟大,忽然谁把胭脂染。放迟开、不肯婿梅花,羞寒俭。时易过,春难占。欢事薄,才情欠。觉芳心欲诉,冶容微敛。四畔人来攀折去,一番雨有离披渐。更那堪、几阵夜来风,吹千点。

何须三叫绝,已恨一声多。

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两处龟巢清露里,一时鱼跃翠茎东。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

窗非作梅地,梅雅与窗宜。未识日斜后,何如月落时。

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姓名久已覆金瓯,一品师臣德业优。黼扆尚询黄发旧,衮衣难伴赤松游。松筠劲节高三事,桃李浓阴遍九州。萧叶杨门端可继,只今衮衮富公侯。

百年礼乐逢休运,千里江山极胜游。那似鲍昭空写恨,不为不粲只消忧。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满酌聊酬菊蕊黄,登高仍在太山阳。笑谈佳节宾朋集,诗酒清欢兴味长。倦客得闲聊欲饮,老人虽醉不成狂。先生莫叹虀盐久,行见高才颖出囊。

紫阁飞章谢宠名,离筵特地敞宫楹。杯深御酒先成醉,衣拂京尘顿觉清。少室旧游窥玉霤,甘盘余训薄金籝。谁言疏傅东归盛,不得君王一饨行。

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么弦细欲无。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