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
寒色满窗明枕簟,清光凝露拂烟萝。
桂枝斜汉流灵魄,蘋叶微风动细波。
此夜空亭闻木落,蒹葭霜碛雁初过。

作品评述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月色的诗词,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刘沧。诗中的情景描写细腻生动,营造出了中秋夜的寂静和浪漫氛围。

诗人首先描绘了中秋夜的天空,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天河静谧无波。然后,他提到了乌鹊南飞,暗示了远行客人离愁别绪的多情。接着,诗人以寒意弥漫的窗前作为背景,描述月光照亮了窗帘和枕簟,又抚摸着露珠滴在藤蔓上。

诗句中出现了桂枝和蘋叶,桂树是象征中秋的植物,蘋叶则代表秋天。桂枝斜照,泛出神秘的光辉,流动着月亮的精神。微风吹动蘋叶,形成了细小的波纹。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浪漫感和唯美意境。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空亭中听到了木叶的落下声,以及寒霜覆盖的草原上,雁群开始南飞的景象。这里映衬出了人离乡别井,思乡之情,与之前提到的乌鹊南飞相呼应。

整个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的思考和感受。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刻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作者介绍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诗词推荐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敛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正是幽人叹幽独,东邻携酒来茅屋。怜予病窜伶仃愁,自言新酿秋泉曲。凌晨未盥三两卮,旋酌连斟折栏菊。我本清癯酒户低,羁怀开拓何其速。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

海棠已试十分妆,细看妖娆更异常。不得与君同胜赏,空烧银烛照花光。

瞻彼车兮,既徵其辐。有驹斯服,有马斯牧。心之忧矣,聊以反覆。

白布衫宽乌角巾,谁知曾扈属车尘。行婆内翰共邻曲,田父拾遗相主宾。设苜蓿盘殊菲薄,沽茅柴酒半漓淳。直令爵齿如荀爽,晚节依然愧逸民。

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末路荒唐如炀帝,蜀江更起度辽船。

君之来兮殊廷,雷隆隆兮雨冥冥。从天天吴兮罔象,纷万怪兮如云。若有妖震奔沛,吹逆浪兮扬膻腥。授天矛兮下讨,披蒙雾兮祥氛。

刘郎读书王郎馆,酒到看花兴到诗。无事过余谈竟日,竹边双雀立多时。

十载干戈后,辛勤莳牡丹。岂知身是客,借与别人看。

萧何识信在逡巡,此事从来妙若神。不是将军难着眼,正应黄祖是凡人。

走遍东南数十州,皇皇长愧食为谋。阅人政尔亦多矣,有客可能如此不。叹我漫知耽句僻,如君真复是诗流。相逢颇恨夫何晚,华发萧萧今满头。

疏蕊暗藏春意足,横枝老阅岁华深。广平能赋君能画,总是平生铁石人。

善颂堂下几生刍,{左牛右羊}{左牛右可}墓西千辆车。邑人清泪堕不已,食客行歌悲有余。家法新增小戴礼,生涯半用计然书。平生阴德知多少,势等岷峨报亦徐。

穷乡谁与话悲酸,驻马看云强自宽。酒力无端妨宿病,诗情不浅任尘官。虎狼地僻炊烟晚,风雨天低夏木寒。行尽峰门千万丈,梁山鼓角报平安。

柳动御沟清,威迟堤上行。城隅日未过,山色雨初晴。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簿书盈几案,要自有高情。

智不能知,识不能识。一气轻清,双瞳冷碧。莲开梦觉,十方虚殒於一时;鲲蜕鹏抟,九万里成乎一息。物我普融,自他平出。珠受色而不痕,剑挥空而何迹。须更指响,弥勒阁开也许是重深;尘刹分身,普贤毛孔也初非迫窄。

五髻峰头望海东,烟重重又水重重。同人相见论心事,又得西来一信通。

久住人间岂自期,断砧残角助凄悲。征行忽入夜来梦,意气尚如年少时。绝塞但惊天似水,流年不记鬓成丝。此身死去诗犹在,未必无人麤见知。

禁苑花深昼漏迟,莺声遥在万年枝。不随舞袖歌《金缕》,却伴仙《韶》奏玉墀。长信梦回欹枕处,琐闱吟罢倚阑时。东风空费如簧舌,不道明廷有凤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