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汤仲能二首

拔起真三艉,分飞只二难。
怕趋丞相热,宁忍后山寒。
梅老徒书局,徂徕不谏官。
如何令国弈,白首局傍观。

作品评述

《挽汤仲能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拔起真三艉,分飞只二难。
怕趋丞相热,宁忍后山寒。
梅老徒书局,徂徕不谏官。
如何令国弈,白首局傍观。

诗意:
这首诗词以挽唁的方式表达了对汤仲能的思念和敬意。诗中通过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汤仲能生前遭遇的困境和自己对国家局势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词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拔起真三艉,分飞只二难。
"拔起真三艉"是指拔起三条真实的船桨,象征着汤仲能在生前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毅和勇气。"分飞只二难"表示分别之难。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汤仲能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怕趋丞相热,宁忍后山寒。
"怕趋丞相热"意味着害怕追随权贵而受到纷扰。"宁忍后山寒"则指宁可忍受冷落和寂寞。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汤仲能的坚贞不屈和不愿妥协的态度。

梅老徒书局,徂徕不谏官。
"梅老徒书局"指的是梅尧臣的书局,这里象征文人境地。"徂徕不谏官"表示徂徕(指徂徕州,即现今的湖北鄂州)的人不愿意成为谏官,不愿意执政。这两句诗描绘了安逸的文人生活和对官场的回避。

如何令国弈,白首局傍观。
"如何令国弈"意味着如何使国家运筹帷幄。"白首局傍观"表示作者愿意以观察者的身份,静静地旁观国家的事务。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能力的谦逊。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汤仲能的赞扬和对自身立场的表达,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深度。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玉佩响琼楼,天风五月秋。人间正炎热,犹轸圣情忧。

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阕。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年年最爱秋光好,病起逢秋合赋诗。丛菊渐黄人醉後,孤灯初暗雨来时。旧书细读犹多味,老态相寻似有期。早信为农胜觅禄,一生虚作虎头痴。

龟肉不可食,蟹螯不中卜。龟以壳自戕,蟹以味见戮。所养殊毅豹,所亡等忧谷。一足致患害,内外皆{决冫换右边鸟}毒。嵇康坐才死,霍禹以势族。乐哉蟹螯中,贮此老龟肉。

新年一百二十日,此酒年年须共斟。竹岭松溪仙派远,龙山梦泽寿乡深。戎葵百段缠头锦,卢橘千丸买酒金。造物商量供酒费,怕教一事恼闲心。

刑措甫自今。隆平亦肇兹。神武超楚汉。安用道邠岐。百拜奄来宅。执玉咸在斯。象天则地体无为。

拙疾宁为理,幽闲幸避喧。解巾看吏傲,罢牍听禽言。雾委花余泫,风归叶暗翻。园林迟日意,一与故交敦。

一阳生,万物潜萌。隐隐有像,寥寥未形。蚌肠含妙蕴,犀角晕通星。密密用,细细行,本智虚融与理冥。露地白牛肥腻饱,拥蓑人驾雪山耕。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白发扶携绿发迎,今为何日自欢声。任供觞豆人情便,存古门庭俗眼惊。寿语相期滋我愧,醉吟多感有儿赓。但令里曲皆知孝,此酒何如考叔羹。

箨脱始犹青,粉滋旋变紫。斩伐不须加,森然自堪倚。

菊花小摘,西风斜照,帘影轻笼暝色。玉尊侧倒莫辞空,□满座、宾朋弁侧。乡邦万里,北来年少,几个如今在得。扶头一任且留连,叹人世、光阴半百。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佩父清白训,为唐第一人。

鼻祖始谋远,承家积庆长。青霜元不坠,玉树久逾芳。气验三嵎秀,祥占五世昌。向来蜀父老,久忆汉文章。试问风骚将,谁登翰墨场。浮云玉垒变,秋草墨池荒。大雅沦金石,斯文厌秕糠。九成方命舜,三变必兴唐。东壁初观象,南箕果降光。终当荐清庙,始验山崑冈。世喜韶音在,人皆

我本汉家子,早入深宫里。远嫁单于国,惟悴无复理。穹庐为室旃为墙,胡尘暗天道路长。去住彼此无消息,明明汉月空相识。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回看旧写真。玉颜不是黄金少,爱把丹青错画人。朝为汉宫妃,暮作胡地妾。独留青冢向黄昏,颜色如花命如叶。

蔗浆溜溜香浮玉,苏水沉沉色弄金。那似甘瓜能破渴,一盘霜雪沍清襟。

边邑深隍嵌叠峰,土民食粟扣时舂。云山溪水常相合,烟树藤萝每自封。岭外瘴温鸣蟋蟀,海滨郁热显掞鳙。常思不律皆由此,数月朱颜别旧容。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横说竖说何曾动著舌头,逆行顺行总是家常茶饭。有准绳,无畔岸,吾道一以贯。

一年春事到荼醾,香雪纷纷又扑衣。尽把檀心好看取,与留春住莫教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