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国师真赞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作品评述

《清凉国师真赞》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清凉国师的赞美和思考。宝月清凉,指的是高洁无暇的月亮,寂照法界表示清凉国师的智慧与慈悲能照亮整个世界。以沙门相,指的是清凉国师作为僧人的身份,隐藏在世间给予人们解脱和指引。谷响入耳,意味着只有心地纯净的人才能听到真理的声音,而那些追求私欲的人无法领悟。青莲出水,表示深奥的道理难以被寻常人理解。万象纷披,花开古锦,形容自然界的美丽和多样性。启迫群氓,与甘露饮,暗示清凉国师的教诲如甘露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灵,给予他们启迪和安慰。最后两句表达了黄庭坚对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中真理的追寻,塔锁终南则是指哲人离开了尘世,他们的智慧被永远封存在终南山的塔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清凉国师的赞美表达了黄庭坚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如宝月清凉、青莲出水等,将清凉国师的形象与自然界的美景相融合,突显了他超越尘世的智慧和慈悲。诗词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通过谷响入耳与性不可为、青莲出水与深不可窥等对比,强调了智慧和纯净的重要性,以及真理的深邃和超越性。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字字珠玑,通过对清凉国师及其教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真理的敬仰和追求。同时,诗词也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塔锁终南象征着哲人的离去,使人们思考哲人离去后,人们应该如何继续追寻真理,如何在尘世中生活得更加有意义。

总之,《清凉国师真赞》是一首表达对智慧和真理追求的赞美诗,通过描绘清凉国师的形象和对比手法,将智慧与自然界相融合,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澈师何处觅遗踪,坐听云门寺里钟。正自年来苦行脚,个中元自有千峰。

楼外兰班晓斗垂,霜晴宫瓦湿琉璃。珠幢羽节严仙杖,桂酒椒浆洁祠仪。寒气导迎通律管,神光飞动属坛壝。定闻贾傅开良对,天子斋居待受釐。

春风澹荡江如绮,楼船一道通易水。近川花柳尽容华,为过佳人若桃李。节旄前路光辉拥,受诏采择复充送。合相当知偃月形,问祥应有怀日梦。君王正在柏梁台,欢进千年紫玉杯。太史占天先入奏,二星遥扈四星来。

我昔见之湖上居,当门万朵翠芙蕖。承平公子有故态,文敏外孙多异书。闲吮彩毫消白日,梦骑黄鹤上清虚。此图定倚吴山阁,醉点南屏春雨余。

夜海微微一舸巡,飞涛卷雪乱呻吟。蛟鼍不敢吞奇骨,放作神州学剑人。

南方旧战国,惨澹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

小合回残梦,开帘转晓晖。霞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

黄昏日暮驱羸马,夜宿濉阳烽火下。此地新经杀戮来,墟落无烟空碎瓦。层冰塞断隋朝水,一道银河贯千里。愁心翻覆梦难成,病仆呻吟呼不起。泗水三千招义军,本是征战邀殊勋。十年麾下蓄壮气,一朝此地为愁人。昨日太阳回照烛,转见天心重含育。早晚东风的发生,古堤春草年年绿。

竹影与溪声,萧萧眼底明。秋云浮古树,山石削长城。暝色凝黄碧,啼乌伴晚征。高僧不知客,故遣作诗鸣。

这王三,风得赛。便咄了气财,色游三昧。因何却不断香醪,我神仙也爱。独自行来真自在。要到处掩然,悉除百*。多心经,记得分明,

大隐在朝市,仙人好楼居。方平今白发,未许见麻姑。

三五年时折桂来,也曾班底戴花回。而今四十还流落,却被人呼老秀才。

老去寡交游,孤吟倚石楼。风生云渐散,虹见雨初收。苍莽天将暮,凄清气似秋。玄猿慰岑寂,长啸碧峰头。

率职咸位,礼容睟然。澡身端意,陟降靡愆。神心嘉虞,乡兹洁蠲。敷锡沌佑,屡登岂年。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千古险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竹隐先生名满世,自为举子已诗声。春风若入五花判,莫遣紫微红药惊。

遥望渔舟,不阔尺八。(卢肇)凭阑一呕,已觉空喉。(姚岩杰)

出谷入谷路回转,秋风已至归期晚。举头何处望来踪,万仞千山鸟飞远。

出门随意踏苍苔,过眼时光一笑陪。二十四风清绣地,两三点雨试轻雷。缬空舞絮随春去,钿水娇荷闯夏开。对景伤心儿女事,刚肠无奈只衔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