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山甫赴熙州

懒忆盱江钓绿波,春风跃马望洮河。
平生富贵来虽缓,一日功名得便多。
城上陇云飘汉角,楼头关月惨羌歌。
剩裨儒帅开边策,大有燕然石可磨。

作品评述

《送李山甫赴熙州》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懒忆盱江钓绿波,
春风跃马望洮河。
平生富贵来虽缓,
一日功名得便多。
城上陇云飘汉角,
楼头关月惨羌歌。
剩裨儒帅开边策,
大有燕然石可磨。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李山甫赴熙州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他朋友的祝福与期望。诗人在送别之际,回忆起过去在盱江垂钓的悠闲时光,春风吹拂下,他驾马向着洮河远望。虽然一生中的富贵来得缓慢,但只要有一天功名得到了,就会得益多多。城上的陇云飘荡,象征着战争的残酷,楼头上的关月伴着羌族的悲歌,表达了战乱中人们的哀伤。然而,诗人依然希望他的朋友能够有所作为,为国家开辟疆土,最后提到燕然石,寓意着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磨砺出坚强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同时融入了对友人前程的期望和对国家的关怀。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悠闲时光以及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希望。诗人通过城上的陇云和楼头的关月,以及羌族的悲歌,描绘了战乱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惜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最后,诗人寄予于友人对国家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开辟疆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国家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千门委玉。是个人富贵,才隔今宿。冒栋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千蹊万径行踪灭,渺不认、溪南溪北。问白鸥,此际谁来,短艇钓鱼翁独。偏爱山茶雪里,放红艳数朵,衣素裳绿。兽炭金炉,羔酒金钟,正好笙歌华屋。敲冰煮茗风流衬,念不到、有人洄曲。但老农、欢笑相呼,麦

母年三十失所天,形容憔悴心烦冤。怀中之儿仅一岁,忍死不得趋黄泉。眼中有泪不敢哭,辟纑买书教儿读。儿今老大五十余,阿父声名可相续。往时疽发背胛间,表溃岑岑如负山。儿心痛切无所措,口吮脓出随无艰。如今母已八十五,节操冰霜人所睹。况复贤郎著孝称,翼翼高堂燕今古。

佳游得令辰,过此不为春。一境风光秀,万家烟火新。燕初飞玉殿,草不染香轮。逼水蒲牙短,围堤柳带匀。纵谈高出古,落笔健生神。日暮还醒去,林化应笑人。

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一夜风。[牧]古调诗吟山色里,无弦琴在月明中。[嘏]远檐高树宜幽鸟,出岫孤云逐晚虹。[牧]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嘏]

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虚庭散策晚凉生,斟酌星河亦喜晴。不记墙西有修竹,夜风还作雨来声。

石林高月生,藓阁疏磬鸣。宿鸟梦难就,定僧魂更清。香风动花影,岩瀑飞玉声。遥夜坐来短,但馀天外情。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所以达人心,外物

先生自是吾所敬,况复曾蒙点化余。笔妙共推三昧手,尚书安得不中书。

未成花柳种成堤,早有先声到浙西。待得已书驯雉绩,不妨隐访旧鸾棲。堂前风入琴三弄,江上春归雨一犂。莫道催科能样急,也分一念到群黎。

一帘迟日忽开晴,侧近园池得散行。尽胜草堂穷处士,有花有酒作清明。

楚山无际碧。湛一溪晴绿,四郊寒色。霜华弄初日。看玉明遥草,金铺平碛。天涯倦翼。更何堪、临岐送客。念飞蓬、断梗无踪,把酒后期难觅。愁寂。梅花憔悴,茅舍萧疏,倍添凄恻。维舟岸侧。留君饮,醉休惜。想柯山春晚,还家应对,菊花松坚旧宅。叹宦游、索寞情怀,甚时去得。

无辨古今眼,有辨古今舌。说得十分真,何如见得彻。见得彻,耿耿心灯夺夜寒。年年宴赏元宵节。

故乡勾践国,解印挂帆归。吟苦容虽瘦,官情道自肥。堂幽山屐在,厨冷甑尘飞。莫向云门下,高歌便采薇。

小庭春院。睡起花阴转。往事旧欢离思远。柳絮随风难管。等闲屈指当时。阑干几曲谁知。为问春风桃李,而今子满芳枝。

渊明白发满头生,肯赋閒情未老成。自笑冷官租屋住,每因来使出郊迎。横经空忝先生号,解印仍呼处士名。惟有溪干隐君子,知予的的愿归耕。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伊人隔岸,如何不应;沧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遮莫千重与万重,一叶渔艇冲烟波。

新来塞北。传到真消息。赤地居民无一粒。更五单于争立。维师父鹰扬。熊罴百万堂堂。看取黄金假钺,归来异姓真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