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春草

龙池清禁里,芳草傍池春。
旋长方遮岸,全生不染尘。
和风轻动色,湛露静流津。
浅得承天步,深疑绕御轮。
鱼寻倒影没,花带湿光新。
肯学长河畔,绵绵思远人。

作品评述

《龙池春草》是唐代诗人李洞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写龙池春天的草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龙池清禁里,芳草傍池春。
在禁宫深处的龙池,春天的芳草簇拥着池水。
旋长方遮岸,全生不染尘。
曲曲折折的长方形围挡,全身生长绿油油的草,看不见一丝尘土的污染。
和风轻动色,湛露静流津。
和风轻轻地吹动着芳草,清澈的露水静静地流向池水。
浅得承天步,深疑绕御轮。
草地浅浅地踩着,仿佛承载着天地的步伐;而深处的远方,仿佛被宫廷美人的车轮所围绕。
鱼寻倒影没,花带湿光新。
鱼儿在寻找它们倒影的时候,湿润的光芒映照在花朵上,形成了新的光景。
肯学长河畔,绵绵思远人。
诗人愿意学习长河边的情景,不断地思念远方的人。

诗意和赏析:《龙池春草》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天湖畔的美丽景色。诗中的龙池被清禁所掩护,芳草傍边,清新宜人。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长方形围挡和禁宫的御轮,给人一种宫廷的意象,有一种寻常人难以触摸的意味。鱼儿寻找自己的倒影,花朵上的湿光也给整个诗词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气息。最后,诗人表达了思念远方的人的情感。整首诗意典雅,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诗词推荐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千里诗来字字香,品题著意到孤芳。以千林表丈人行,洗万古凡儿女妆。自是精神凌雪月,不妨风骨饱冰霜。捻髭聊以酬清思,病笔欹斜愧小王。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自拳五色裘,迸入他人宅。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面白如削玉,猖狂曲江曲。马上黄金鞍,适来新赌得。

久旱草不生,一雨青满地。新荑与旧枿,好丑各自媚。喈喈黄莺吟,习习玄鸟至。闲庭人迹稀,白日澹清气。平生孟公绰,庶足无妄觊。但愿长若斯,拨置身外事。

不可得三心,圆光得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纷纷祀灶与禳田,共送残年祝有年。零雨一冬无半寸,浊流五斗直三钱。黄金尽地难充贡,白骨如山尚戍边。怪杀虚堂儿女辈,邀人守岁恼人眠。

路同平夷多折轴,或因危阻遂安全。吉凶岂必皆由命,畏玩之中各有天。

池台小雨干,门巷香轮少。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何时斗草归,几度寻花了。留得佳人莲步痕,宫样鞋儿小。

嘉会欣千载,偏安隘一方。言言本周孔,草草笑隋唐。禁路无停辙,江流有巨防。空馀遗藁在,万古日争光。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春笋肥堪菜,秋花暖可毡。何须双野鸭,屏上五湖天。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序,享神配极。

只是见忠节,何曾省孝诚。唐宗休叹息,犹未识真卿。

翘才阁下旧宾游,偶得鱼符拥使辀。本自炉鎚依大冶,敢言鎗脚是邻州。频年废忘抛黄卷,此地优闲养白头。漫引双旌非敏政,馀波须仰富民侯。

落絮满衣裳,携琴问酒乡。挂帆南入楚,到县半浮湘。吏散翠禽下,庭闲斑竹长。人安宜远泛,沙上蕙兰香。

彭城兄弟皆官样,富贵之家。酷好荣华。未解回心悟落花。路途差。吾亲若肯搜玄理,别有生沁悟落花。路途差。吾亲若肯搜玄理,别有生涯。炉炼丹砂。大药烧成迸彩霞。泛仙槎。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骄阳重郁结,凉飙惊豁开。排户始奔突,转隙少徘徊。仄闻风伯言,敬为邦君来。邦君著之诗,快心吾已灰。独念暑耘人,斯时若为怀。所愿均此施,醒然与之偕。有冰何心浆,有翁何心醅。莫吹天上云,要洗田中埃。高枕谢北窗,披襟笑登台。伏读旨意大,倍使吾容斋。

见君每尘中,访君每尘外。茅汤煮仙方,茗椀出新焙。溪亭不难作,轩树茅为盖。面识欲何如,临流乌臼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