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关羽四首

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
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

作品评述

《咏史下·关羽四首》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巴山的汉水本是兴刘的地方,诸葛亮的才华备受赞誉。但只有关羽得到了广武将军的称号,而北方的英雄韩信却在南方。

诗意:
这首诗以关羽、诸葛亮、韩信等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诗人陈普将他们描绘为具有特殊才华和英勇精神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的赞美。首句开头的"巴山汉水"暗示了关羽出生地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他的英勇和坚韧。接着提到了诸葛亮的才华备受赞誉,强调了他在智谋上的卓越。而"广武将军"一词则赞美了关羽的武艺和军事才能。最后一句则提到了北方英雄韩信在南方的事实,以对比展现了这些英雄人物的不同历史背景和成就。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关羽、诸葛亮和韩信这些历史人物的特点和功绩。通过对历史的咏史,诗人陈普传递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敬意,并将他们塑造为令人钦佩的伟大人物。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慧刀呈。斩三彭。处正贞廉绝爱情。恬然守素瑛。眼明明。道盈盈。碧海繁丹华现玉清。澄澄一点星。

对芳辰,成良聚,珠服龙妆环宴俎。我御清风,来此纵观,还须折枝归去。归去蕊珠绕头,一一是东君为主。隐隐青冥怯路遥,且向台中寻伴侣。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若见江鱼须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坟。

楚人问晋勇,答曰好以暇。后人或疑之,针也其税驾。吾意政之馀,观此得用舍。晋士傥不然,安能一战霸。韩君令安成,不待期月化。始如逆走丸,卒若快啖蔗。为政行辟人,修梁插飞架。异时常病涉,举邑佥矜诧。王子吐琳琅,文章助光价。缘波凝暮朝,皓月迷清夜。谁云困后革,不可

行入云衢路未通,主人明日复观风。几声寒鹊江村暮,烟雨潇潇失去鸿。

淮南十月类清秋,最爱山扉雾雨收。时事向人慵侧耳,晏眠如释但梳头。将陈病状求终养,敢负王官傍此州。记得先朝年弱冠,殿中时引翠霓裘。

羽扇临玄圃,霓裳上醮坛。九枝松叶冷,千叶杏花残。

山以感为名,可见天地情。万籁恬不作,风来自松声。

独龙东路得平冈,始免游人屐齿妨。更有主林身半现,与公随转作阴凉。

霜林栖鸟冷,曙听语檐间。争盼朝暾出,移羽就其暄。篱外犬忽吠,有客至我门。问客何能早,云从远道还。命仆烧松火,炊黍慰劳烦。而我尚慵卧,见客生愧颜。

西风萧瑟柳条轻,翻似依依乍向城。看去尚含南浦恨,折来俱是故园情。枫林解点桃花色,杜宇能为黄鸟声。留得旧时余影在,秋江一路月扶行。

老杜当年鬓发华,尚言春到酒须赊。不堪诗思相料理,恼乱街头卖酒家。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万里春流绕钓矶,扁舟系柳向朱扉。悠然到此忘情处,默默无言对落晖。

钵囊已妥何山夏,千顷堂前又饱参。仙裹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

玉壶著脚四围宽,妙处其中转侧看。顾鉴功忘鼻孔直,津流识尽髑髅乾。夜横河汉白,霜洗斗牛寒。休去歇去,绝言绝虑。廓无所依,妙无所住。转历历之机,运绵绵之步。神游方外灵台,道契环中虚处。藏身白云云外家,著脚青山山下路。宛转穷通,旁参回互。十成收得返魂香,一等来挝

可遨昆阆步瀛莱,只爱鑽腮笑靥开。暮雨朝云元易散,昏钟晓鼓故相催。身如病鹤犹遗骨,心似焦桐亦未灰。纵使吾曹不排闼,不应门阈上苍苔。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藤萝拨不开,石窦一镜明。携瓢酌清甘,漻然莹心神。我病不能酌,时来听泠泠。

江乡长夏亢阳骄,太息秋原稻穗焦。暑气暮收秦地火,雨声秋响浙江潮。夜斋凉送檐间滴,晓枕清闻竹上飘。椒醑礼神惭德薄,圣朝当宁四时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