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
拼音和注音
shào nián bīn lǚ fēi wú bèi , wǎn suì zān yīng shù wǒ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晚岁:晚年。岁暮。谓欠收。喻不得志。
簪缨: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
吾辈:(书)(名)我们。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少年宾旅非吾辈,晚岁簪缨束我身。酒散更无同宿客,诗成长作独吟人。蘋洲会面知何日,镜水离心又一春。
两处也应相忆在,官高年长少情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