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晞颜春尽思归二首

小白长红几番飞,清诗端为解愁围。
莫贪藉草寻幽事,须念留花苦待归。
杜酒政须常在手,沈腰元自不胜衣。
织成春恨无穷尽,谁遣天孙不下机。

作品评述

《和陈晞颜春尽思归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春天将尽、思归之情的内心独白。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天即将结束,小白花已经几度飞舞,
清晨的诗句只能解开困扰的忧愁。
不要贪恋于寻找幽静之事,
应该想到留下的花儿苦苦等待归来。
杜康美酒必须常常在手,
沉重的腰带不由得松弛。
编织成的春天的悲哀无穷无尽,
谁能派遣天孙不再下凡。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诗人以春天即将过去为背景,表达了思归之情。诗中的小白花几番飞舞,展现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清晨的诗句只能勉强解开内心的困扰和愁绪,无法真正安抚心灵。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贪恋于寻找幽静之事,而应该想到留下的亲人、事物正在苦苦等待归来,应该珍惜眼前人和事。杜康美酒作为一种象征,象征着适度的放松和享受,而沉重的腰带则暗示了疲劳和压力。诗人感叹春天的悲哀无穷无尽,无法抵挡,谁都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结束和思归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的对杜酒和沉腰的描写,也表达了对适度放松和舒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曾协细腻而深刻的诗人情感。

作者介绍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诗词推荐

清德在人如皦日,荣名加我等浮云。漫张赞下青凉繖,不敢辽东白布裙。老惜平生惟此友,吾虽后死愧斯文。昔贤千里怀鸡絮,安得陈之董相坟。

孤身万里逐流人,两见炎洲末利春。勋族每蒙朝念旧,圣恩方与士更新。忘忧自有禅心静,御瘴无先道气醇。傅野为霖非我事,愿闻雷雨跃穷鳞。

山桃初熟山人摘,中有甜子如药黑。夜寒月落霜在枝,擘破猕猴不敢食。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谢子姿野鹤,耸然常自昂。贪留故人饭,忘踏板桥霜。举世谬为敬,从吾醒亦狂。交游有徐庶,头白尚东墙。

海内风尘涨,人间日月忙。鬓霜催晚景,杯蚁负春光。闻道花成锦,空怜鸟似簧。眼前朱墨乱,无处话愁肠。

沪渎高城今已残,独余木叶洒惊湍。风云浩荡时将暮,江水萧条龙亦蟠。千里吴乡多战伐,孤舟蜀客转饥寒。弊裘涕泪兼新旧,终日思家敢怨叹。

美酒浓馨客要沽,门深谁敢强提壶。苟非贤主询贤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我去君留十载中,未曾相见及花红。他时住得君应老,长短看花心不同。

先生仙去上青冥,收拾华词付六丁。遗像堂堂千古月,名公落落几晨星。文章有子传灯印,学校无人属典型。公论权衡嗟已矣,兴言及此涕交零。

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历历胸中千载事,莫将轻比住庵僧。

一日高名遍九州,玄珠仍向道中求。郢中白雪惭新唱,涂上青山忆旧游。笙磬有文终易别,珠玑无价竟难酬。柳营迢递江风阔,夜夜孤吟月下楼。

九月蝉稀九日催,年光如逐水声回。人思往事凄凉在,菊倚荒庭寂寞开。落叶偶从池上过,夕阳初傍酒边来。白衣去后无消息,雨湿东篱欲长苔。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溪岸野桥横,乌犍带犊行。无人挂书读,雨外候春耕。

江湖三十载,败笠破袈裟。老面阿罗汉,全身小释迦。定无牛犯稼,不见鸟衔花。一笑西湖上,相逢且吃茶。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祗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朝又暮,寒暑争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哀尘埃。何得出头来。

茑拂萝捎一树梅,玉妃无侣独裴回。好临王母瑶池发,合傍萧家粉水开。共月已为迷眼伴,与春先作断肠媒。不堪便向多情道,万片霜华雨损来。

商馆非闲地,闲人偶在旁。无端声利役,有许去来忙。受雨芭蕉响,怀风{禾罢}稏香。江郊秋易盛,早献十分凉。

交游星散尽,之子复南行。惜别悲杨柳,相思寄杜蘅。好山须驻锡,恶路莫贪程。近得湘中信,湘中寇未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