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新月)

方令庚生初皎皎。
珠帘钩上华堂晓。
十二栏干多窈窕。
妆欲妙。
玉篦偷学娥眉小。
扰扰时人随兔走。
十人皆望菱花照。
瑞荚莫嫌生得少。
圆未了。
已圆却恐佳期窎。

作品评述

《渔家傲(新月)》是宋代黄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令庚生初皎皎。
珠帘钩上华堂晓。
十二栏干多窈窕。
妆欲妙。
玉篦偷学娥眉小。
扰扰时人随兔走。
十人皆望菱花照。
瑞荚莫嫌生得少。
圆未了。
已圆却恐佳期窎。

诗意:
这首诗以渔家的自豪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为主题。诗人以描述新月为引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描绘了清晨初升的新月,宛如一颗明亮的珠子悬挂在华堂上的珠帘之上。华堂上有十二栏栏杆,形状优美娇媚。女子梳妆打扮时,希望能够妆点得更加出色,就像学习娥眉那样小心谨慎。这样的景象吸引了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观赏,大家都期待着新月的光芒能够照亮水面上的菱花。诗人表示,即使新月的光芒不多,也不要轻视它,因为它还没有完全圆满,但已经让人们期待着它的圆满时刻。

赏析:
《渔家傲(新月)》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渔家生活和自然景观的画面。诗中通过对新月、华堂、栏杆、梳妆和菱花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追求美好的态度。诗人以渔家的自豪感傲然自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同时,诗人通过将新月与人生相联系,传达了对未完成的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言简意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敏感和对美好的追求,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作者介绍

黄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歷越州签判。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爲校书郎,六年转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二五、四五八),后知颍昌府。绍圣二年(一○九五)爲太常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二五、二○之九)。徽宗崇宁初知青州。五年(一一○六),由知郓州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謚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演山先生文集》附录《黄公神道碑》。黄裳诗,以安乐堂、明善堂递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闻道山颠有鼎湖,莲花还似旧时无。轩辕去后空车辙,疑此山川即旧都。

渔家傲

晓凉暮凉树如尽,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渔家傲

暝色分烟上远峰,雨声断处又晴风。宝香羞冷闲情远,落尽蔷薇一架红。

渔家傲

古之别,今之别,目对春江倚寥泬。三树两树啼断猿,千峰万峰落残雪。花濛濛,雨濛濛,坤维步步生清风。

渔家傲

夕阳半落红犹在,寒月初升白未匀。流水孤村天欲暮,颓檐败壁野无人。雀衔遗芥营巢急,蛛绎新丝织网频。欲问前朝无故老,髑髅落地路荆榛。

渔家傲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渔家傲

夫物絪蕴,神气挠之。谁欤其司,维南之箕。俶哉明庶,我祀维时。我心孔劳,神基下来。

渔家傲

一犁酥润万牛耕,饭碗人间系死生。公子楼头赏春雨,杏花树上听新莺。

渔家傲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渔家傲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渔家傲

去买沔阳船,挂帆上秋水。别路折垂杨,歌声断肠起。

渔家傲

碧甃涵云液,铜瓶响玉除。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余。从官方醉饱,一酌解清虚。

渔家傲

吴江潮水化虫沙,两岸垂杨噪乱鸦。舟子鱼羹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莫思后事悲前事,且向天涯到海涯。回首尚怜西去路,临平山下有荷花。

渔家傲

乌帽侧。行遍杏花春色。野意青青分陇麦。人家烟水隔。春事莫催行客。弹指青梅堪摘。醉倚暮天江拍拍。雨晴沙路白。

渔家傲

梅子熟时到几回。桃花开后不须猜。重来松竹意徘徊。惯听禽声浑可谱,饱观鱼阵已能排。晚云挟雨唤归来。

渔家傲

极目生晚照,远树笼微阴。谁知清浅流,别有沧海深。

渔家傲

一轩曾揭鉴为名,轩下方池彻底清。坐客不须频拂拭,主人犹恐太分明。一尘不染原无物,万象俱涵岂有情。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闲风浪不曾平。

渔家傲

水绕一围带,山横八字眉。壮哉极目地,慰此凭栏时。剡县可乘兴,渼陂真好奇。相逢休务日,因得数言诗。

渔家傲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渔家傲

众籁日萧萧,闲园气寂寥。风萍难覆水,霜叶易辞条。噪鹊繁声合,寒蝉旧吹飘。试寻篱下菊,邻酒浊盈瓢。

渔家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