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鉴轩

一轩曾揭鉴为名,轩下方池彻底清。
坐客不须频拂拭,主人犹恐太分明。
一尘不染原无物,万象俱涵岂有情。
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闲风浪不曾平。

作品评述

《题鉴轩》

一轩曾揭鉴为名,
轩下方池彻底清。
坐客不须频拂拭,
主人犹恐太分明。

一尘不染原无物,
万象俱涵岂有情。
堪笑越湖三百里,
等闲风浪不曾平。

译文:
《题鉴轩》

一间名为“鉴”的轩台,
下设的方池清彻底。
坐客不必频簸扬,
主人还怕太过明亮。

一尘不染本无物,
万象皆包含何情。
可笑越湖三百里,
轻风波澜从不平。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间名为“鉴”的轩台作为背景,通过对轩台下方池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澈纯净的追求。诗人认为,坐客无需经常清除尘埃,因为主人已经将轩台打理得十分清新明亮。然而,主人却仍担心清洁度不够,过于明亮会让人情有独钟。而事实上,一尘不染本来就不存在,万象中自然包含了各种情感。最后,诗人嘲笑了越湖三百里,即使平静的湖水也不能避免风浪的发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轩台和池水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对于清洁与纯净的追求,以及对于万物本质与真实情感的思考。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于清澈的向往,并通过对于越湖的嘲笑,暗示人世间变幻多端,风浪不曾停息。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意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深思。

诗词推荐

牒诉缤纷塞瓮天,经年痴坐两三椽。出门纳纳乾坤大,依旧青山绕画船。

昔闻玄度宅,门向会稽峰。君住东湖下,清风继旧踪。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世故多离别,良宵讵可逢。

迢迢郎意,盈盈妾恨,今夕鹊桥欲度。世间儿女一何痴,斗乞巧、纷纷无数。遥知此际,有人孤坐,心切天街云路。好因缘是恶因缘,梦魂远、阳台雨暮。

熊耳东原汉故宫。登临犹记往年同。底事爱君诗句好。解道。河山浮动酒杯中。存没悠悠三十载。谁会。白头孤客坐书空。黄土英雄何处在。须待。醉寻萧寺哭春凤。

日射欹红蜡蒂香。风干微汗粉襟凉。碧纱对掩簟纹光。自剪柳枝明画阁,戏抛莲菂种横塘。长亭无事好思量。

销整新阶绕郡城,知师才智善经营。为怜世路多倾侧,故使行人尽坦平。一府轮蹄还往便,千门箕帚扫除清。乐游桥上红尘接,未免区区事送迎。

平明发始平,薄暮至何城。库塔朝云上,晃池夜月明。略彴桥头逢长史,棂星门外揖司兵,一群县尉驴骡骤,数个参军鹅鸭行。

柳疏桐下晚窗明,只有微风为折酲。唯欠白绡笼解散,洛生闲咏两三声。

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阴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陇首行人绝,河源夕鸟还。谁为立勋者,可惜宝刀闲。

年年向此眼偏明。春迟故欲牡丹伴,韵剩还驰雅客名。缥缈碧裳留夜月,娉婷玉面起朝酲。却嫌梅蕊无才思,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忺起,帘外落共撩乱飞。

艰难要经历,勿为居所移。方北冒雪行,有愧在家时。杯酒全无力,春寒易着肌。谁能念此老,团坐有痴儿。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斤除介甲更加鞭,隽永丰腴旧所便。蛏弟蛤兄从倚市,车公酒处信光前。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束简下高阁,买符驱短辕。故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临归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浮林抹电如,休计升与沉。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蒙头难御风,煮尽石鼎葠。何时理晴竿,把钓

旱势东南已病,秋风早晚室凉。蓝缕青衫可笑,萧条白发增长。

一百五日家未归,新丰鸡犬独依依。满楼春色傍人醉,半夜雨声前计非。缭绕沟塍含绿晚,荒凉树石向川微。东风吹泪对花落,憔悴故交相见稀。

燕然山北大单于,汉家皇帝与玺书。持书大夫腰金鱼,飞龙借马出国都。胡沙九月草已枯,草上霜花如五铢。白裘貂帽著不暖,莽莽黄尘车欵欵。野庐边月出陇来,风静天遥鴈声短。闻到罽庭尤苦寒,译言揉耳不讥弹。公於是时已观礼,踏雪再拜辞可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