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池边草色迎人绿,庭下榴花照地红。
晓献瑶觞千万寿,鸣梢声入宝慈宫。

作品评述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庆祝活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池边的青草迎接着人们,呈现出一片翠绿的景象;庭院中的石榴花映照着大地,散发出鲜艳的红色。清晨,我们向太上皇后献上珍贵的玉觞,祈愿她长寿千万年;此时,鸟儿的歌声传入了宝慈宫。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欢庆的氛围。诗人以生动的描写手法,将池边的青草和庭院中的石榴花形容得十分鲜明,给人一种清新、生动的感受。而诗中的瑶觞,象征着珍贵的宴会之物,通过献上瑶觞祝福太上皇后长寿,表达了对皇后的崇敬和祝福之情。最后一句描述了鸟儿的歌声传入宝慈宫,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祥和的气息。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活动的描写,展示了端午节的喜庆氛围和人们对皇后的敬爱。同时,诗中融入了大自然的元素,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这个美好的时刻,让人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和庄严。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清新,展现出了诗人对端午节和皇后的赞美之情,给人以美好的心灵享受。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推荐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

青山忽断开平陆,鸡犬人烟太古风。野老诛茅宁有意,一生身在翠微中。

舟行欲尽有人家,记得横桥是上沙。南望风烟随鸟没,西来墟落带山斜。暖催新绿初归柳,水映酣红忽见花。残酒未醒春困剧,汲溪聊试雨前茶。

霜晴白沙堤,水色明春衣。肩舆稳如马,花鸭随人飞。远碧散霞彩,芳翠开林霏。土融麦根动,荠菜连田肥。走觅南村翁,鸡黍宜荆扉。对酌古柳下,谈笑偶忘归。

秋气平分夜,深阴乍散天。窥林初淡薄,照席忽孤圆。冷入诗毫健,光浮醉弁偏。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主鬯之重,允屡贤明。承华笔避,上嗣胜英。礼修乐举,育德开荣。一人元良,万邦以宁。

吴宫烟冷水迢迢,当日齐腰雪未消。腊月今朝二十五,今朝未是拜年朝。

天花环绕瑞云随,整救湮沦类时。贵贱若能勤行愿,死生常得睹容仪。狻猊番掷琼台角,鹦鹉回翔宝树枝。永劫祇将权实化,有情皆使入无为。

夷裔陵边久,文明运算高。三冬驰日御,一夜陨星旄。从此通戎赂,于今袭战袍。威灵赡庙像,列侍写贤豪。民获耕桑利,时无斥堠劳。金缯比干橹,未损一牛毛。

谁识芗林秋露。胜却诸天花雨。休更觅曹溪,自有个中玄路。参取。参取。滴滴要知落处。

风梢绕檐匝,霜干当窗净。遥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与可墨竹,冠绝今世。〉主

古井无由浪,浮云一扫空。诗书修孔业,场圃嗣豳风。惧在饥寒外,忧形寤寐中。吾年虽日逝,犹冀有新功。

园林换叶日初长,竹阁莲塘意思凉。除却种花并醉酒,更无一事可思量。

暗淡更残景,低迷病酒怀。剔灯寒作伴,添被厚如埋。胆冷都无梦,心空却似齐。地炉煎粥沸,听作雨鸣阶。

草堂闲坐念编民,多尚浮虚少尚真。礼让不修难致福,唯知烧纸祭淫神。

清剡与严湍,潺湲皆可忆。适来玩山水,无此秋潭色。莫辨幽兰丛,难分翠禽翼。迟迟洲渚步,临眺忘餐食。

新绿阴将就,残红在亦稀。雨中千点絮,来伴落花飞。

月华冷沁花梢露。芳意恋、香肌住。心字龙涎饶济楚。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围炉屈曲宜深炷。留取春光向朱户。绿绮声中谁暗许。小窗归去,梦回犹记,金鼎分云缕。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