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

出自唐代李端的《送何兆下第还蜀》

出自唐李端的《送何兆下第还蜀》

拼音和注音

zhòng jiāng bù kě shè , gū kè mò chén zhu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原诗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
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诗词推荐

已收蚕麦无多日,旋喜山川同一云。禾黍趁时青覆垅,池塘流润渌生文。两宫尚废清晨集,中禁初消永夜薰。仓粟半空民望足,深耕疾耨肯忘君。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铺草不曾消。睛寒不及阴寒重,搅箧犹存未著貂。

山中砖塔闭,松下影堂新。恨不生前识,今朝礼画身。

福州多僧天下闻,缁衣在处如云屯。何人能了上大事,斋鱼粥鼓徒纷纷。云中复表第二月,何异污渠鉴毛发。不独诗人水镜昏,定知佛祖龛灯灭。道人朅来南山下,盖头随分茅一把。菩萨果地已孤高,石廪峰前潇洒。草庵初就来乞名,试往寻之水竹清。莫讶此庵安四壁,大千沙界总分明。观

真人自有龙蹻术,可笑长生事战争。

清颍尊前酒满衣。十年风月旧相知。凭谁细话当时事,肠断山长水远诗。金凤阙,玉龙墀。看君来换锦袍时。姮娥已有殷勤约,留著蟾宫第一枝。

直北黄河走,江南白浪浮。人民正饥渴,官府急诛求。处处催兵器,城城建火楼。老吾头已白,忍死为君忧。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何年家住此江滨,几度门前北渚春。白发乱生相顾老,黄莺自语岂知人。

荐牍交车府,恩书下建章。轻轩辞瑞翟,危弁学神羊。祖酌方滋桂,行威欲犯霜。凤毛仍袭庆,鸡舌更含香。气郁翔龙阙,风清振鹭行。今朝洛民思,东陌盛壶浆。

升暘宫里雪初消,便觉春风袭柳条。新醖嘈嘈泻轻碧,尽分和气浃狐貂。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更无短计销长日,且遶栏干一百回。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江程潮汛小,沙碛缆行舟。挈酒寻诗好,披心话客愁。云归山欲晚,风急雨如秋。可惜相逢处,匆匆小少留。

燕寝凝香不记春,宜休堂下柏轮囷。三吴南渡今多士,四皓东宫此一人。雅不欲书名上上,谩令在岁岁陈陈。玉卮宴罢思黄发,应合从头第从臣。

儿前捧劝孙扶掖。共庆贺、娘娘七帙。此杯不比寻常,百年间、才是省陌。眼前彩绣成行立。已应是、天公偏惜。何须剩觅长年,且只消、一百二十。

右坊左里远相求,东度南登称意游。已著连峰妨目极,不应疾雨使心休。

应身随处见尘尘,能顺因缘不背真。树上虎头呈伎俩,毛端师子显精神。平生自许得游刃,投老难传知斲轮。香气满城燂钵饭,丛林一洗浩然春。

红荻黄芦秋已老,妆点楚江头。更有吴姬拨小桡。来往自妖娆。款款舣舟临别岸,短缆系花梢。料得前身是莫愁。依旧有风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