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知录李元老二首

枳棘栖云翼,芙蓉泛绿波。
谈玄三语足,折狱片言多。
未熟黄粱梦,俄悲薤露歌。
阴功付诸子,异日踵巍科。

作品评述

《挽知录李元老二首》是陈棣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枳棘栖云翼,芙蓉泛绿波。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枳棘是一种多刺的植物,栖息在云翼上,喻指作者深居简出的生活态度。芙蓉泛绿波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漂浮的芙蓉花,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对世界的关注。

谈玄三语足,折狱片言多。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谈玄指的是讨论玄妙的道理,三语足意味着对这些道理的阐述足够丰富。折狱则表示解释法律条文,片言多则表示只需一句话就可以拆解繁琐的法律问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并强调了作者在不同领域的卓越才能。

未熟黄粱梦,俄悲薤露歌。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梦想的追求和遗憾。未熟黄粱梦意味着未能实现的美好梦想,俄悲则表示突然感到悲伤,薤露歌则暗示了薤草叶上的露水,象征着作者对未实现梦想的悔恨与痛心。

阴功付诸子,异日踵巍科。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展望。阴功指的是作者的努力和奉献,付诸子意味着将这些努力传承给后代。异日踵巍科表示在未来的某一天追随巍科,巍科指的是李元老,暗示了作者对李元老的敬仰和追随。

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态度、求知欲望、梦想追求和对未来的展望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世界和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诗词意蕴深邃,表达了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感世界。

诗词推荐

桃李从渠著斗量,明珠颗颗更含香。红颜不老如丹渥,笑诧南翁见未尝。

竹屋茅檐一树斜,冰霜意气盖韶华。有余不尽如知道,半已青青半尚花。

只道江梅发不迟,最先零落使人悲。从今秾李花千树,未抵前村雪一枝。

乘兴不拘程,悠悠任意行。小溪横木渡,何寺远钟声。野茶抽心起,山花照眼明。幽禽亦堪爱,多解自呼名。

仕至二千石,富贵有足乐。官为谏大夫,亦足究所学。兰阶擢珠树,金闰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负黄石约。

先生早矣袖薰弦,趁取南风入皛然。燕称不妨辞阃幕,鱼枯应喜活民编。万家吟赏知微月,千里依棲刺史天。河汉定就历届黼黻,大宗宁许久藩宣。

残骸日益衰,晨夜抱疾痛。地炉得微火,终日不喜动。读书旧成癖,今但坐作梦。未能追鸿冥,乃复分鹤俸。风霜舍边柳,合抱皆手种。眼中人尽非,欲话谁与共?

喜上上,怒一上,少机关,足伎俩。硬把虚空量,刚道有一丈。似这般会算底本师,如何唤作无准和尚。

铁心道人吹铁笛,大雷怒裂龙门石。沧江一夜风雨湍,水族千头啸悲激。楼头阿泰聚双蛾,手持紫檀不敢歌。吕家律吕惨不和,换以红牙尺八之冰柯。五丝同心结龙首,曾把昭阳玉人手。只今流落已百年,不省愁中折杨柳。道人吹春哀北征,宫人斜上草青青。吴儿木石悍不惊,泰娘苦独多春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馀子不足数,此君何可无。

移阃于重庆,支吾亦十霜。但闻绳魏尚,不见雪陈汤。

不游文节入祗园,刍草风香春正妍。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雨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樵儿驱之去,不去反怒嗔。岂不有曲直,但念是比邻。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千五百人善知识,不念吾宗正岑寂。五峰趯倒浪翻空,大地山河俱失色。金风体露,叶落归根,只堪惆怅不堪陈。

才疏意广道难行,深入穷山隐姓名。自分一瓢终陋巷,谁知五马昔专城。去年是处兴兵甲,此老无人问死生。忽忆杜微今七十,寄声聊见不忘情。

销整新阶绕郡城,知师才智善经营。为怜世路多倾侧,故使行人尽坦平。一府轮蹄还往便,千门箕帚扫除清。乐游桥上红尘接,未免区区事送迎。

寄语榆林戴,年来书不灵。翠微双鬓白,茅舍一灯青。醉后穷豪在,吟成老健能。杨梅时节近,吾欲理行縢。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