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三首·其三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作品评述

凉州词三首·其三翻译及注释

翻译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
(1)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2)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3)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4)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5)恩泽:恩惠赏赐。
(6)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凉州词三首·其三创作背景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

凉州词三首·其三赏析

  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元稹的《西凉伎》也说:“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忽尽空遗丘。连城边将但高会,每说此曲能不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凉州沦陷未收的原因,是守边将领的腐败无能。张籍的第三首诗正是表达这个思想主题,而诗的风格迥然有别。“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这两句写景,点明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以及景象的荒凉萧瑟。“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安史之乱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处在凤林关以西,随着边城四镇的失守,凤林关亦已沦陷。在吐蕃异族野蛮掠夺、横暴奴役下,凤林关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岁岁年年只见寒水东流,白草丛生,黄榆遍地,一片萧条。这里,诗人既用“白草黄榆”从空间广度来写凤林关的荒凉,又用具体数字“六十秋”从时间深度来突出凤林关灾难的深重。“六十秋”这不是夸张而是写实,从公元762年(唐代宗初年)四镇失陷,到诗人公元824年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年还未收复。国土失陷如此之久,边民灾难如此之深,为什么没有收复?原因在哪里?由此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前句写边将责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泽”,说明了边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守卫边境、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天职。然而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这不是国政内虚、边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边的将领无人提起收复凉州。边将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去尽职守边、收复失地,可见其饱食终日、腐败无能。这两句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有力地谴责了边将忘恩负义,长期失职,实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叹。

  此诗的主旨落在最后一句,诗人不是从正面围绕主题来叙述,而是从侧面落笔,这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特色。一、二两句从空间和时间描写边城深重的灾难,看来似乎是控诉吐蕃的侵占罪恶,而联系最后一句“无人解道取凉州”来看,诗人的用意是在用现实来谴责边将,正是他们的失职而带来的长期失陷,边将已成了历史的罪人。第三句以鲜明的对照,严正谴责边将无才无德,面对失去的山河熟视无睹。这一景一情,从侧面有力地突现了卒句主旨的表达,义正辞严,酣畅淋漓。

作者介绍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推荐

累疏皆中寝,孤忠奈众咻。人方袖瓦送,君独举幡留。不记邯郸梦,犹贪洛社游。而今都已矣,恸哭过西州。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长片挂岩轻似练,远声离洞咽于雷。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

金沙酴醾春纵横,提壶栗留催酒行。公家诸公酌我醉,横笔送晚延月明。此诗诸儿皆秀发,酒间乞书藤纸滑。北门相见後十年,醉语十不省七八。吏事衮衮谈赵张,乃是樽前绿发郎。风悲松丘忽三岁,更觉绿竹能风霜。去作将军幕下士,犹闻防秋屯虎兕。只今陛下思保民,所要边头不生事。

分司洗马无人问,辞客殷勤辍棹歌。苍藓满庭行径小,高梧临槛雨声多。春愁尽付千杯酒,乡思遥闻一曲歌。且共胜游消永日,西冈风物近如何。

饥餐一两黑龟肝,寒向丹田猛火山。但见心头无点事,不知人世有饥寒。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绿鬓毛姑翠羽衣,口中犹自说秦时。琼丝小筥无人见,藏有麟洲五色芝。

息来。西土纹成东土壤。星飞一点千叶界。勿讶神魂生去快。无遮碍。乐邦只在同居内。八德池深华又大。跏趺端坐莲华载。耳听法音心悟解。低头拜。从今跳出胞胎外。

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 故国盟,故园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

闲拢两袖秋,步入冲寂观。古树老云中,仙成毁岩半。是时零雨高,叶脱凄风乱。怪禽走何忙。涩不流不漫。那知张郎仙,谲幻敢悬断。雷书贮红崖,愚下浪传赞。符碑傥长灵,鬼物岂歌唤。尚云剑埋山,安得急推断。冷肥亦张徒,精气不知散。死坐豫樟空。凿窍竞窥看。何不葬山原,不然

翠团嘉树。杜宇呼春去。帘卷金泥凝望处。几点红薇香雨。等闲过了花时。殷勤来问酴醿。恰有一枝春在,画楼红日林西。

螭阶聊载笔,纪瑞轶唐虞。丹凤血金奏,黄龙负宝图。群付薪棫樸,仁政煦蒲虏。荡荡巍巍德,豚鱼信自孚。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待月尚思前度月,中天圆璧不留分。即今霜气挟灵籁,如许金波乘坏云。念我吴牛终喘夜,忆君冀北忽空群。睡魂作魔病作祟,犹赖清诗来解纷。

黄衣冠子翠云裘,四海三山挟弹游。我亦嚣嚣好游者,何时得醉岳阳楼。

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行入七叶堂,烦暑随步失。檐雨稍霏微,窗风正萧瑟。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

陈侯昔为邑,鼓舞辇毂民。尔来佐淮郡,喜诧有脚春。例满徯志望,正繄不已纯。帖焉受驯扰,初岂烦令申。抚临不云倦,依然旧持循。终始秉厚德,迩遐沐深仁。报政已捐日,设施方日新。群蠹继革熄,千栋成逡巡。向来简斋仙,九德罄忱恂。长源无涸流,盍尝究所因。一印妙心传,千载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

山深景最幽,正为幽人设。获此一段奇,天意亦特达。水清濯吾缨,竹劲抱高节。凿池为延客,筑室相娱悦。故人来清风,莫逆友明月。雅与仙境连,迥隔红尘绝。此乐只自知,切勿下人说。

今晚后溪风色顺,暑威未肯回凉信。独泛官河雨气收,野林鸦落归无阵。听钟摇出港汊重,新塘光现横空龙。松头暝破月色吐,油云散尽回千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