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耕道一犁春雨图

好事图形复赋诗,岂知真个把锄犁。
野人开卷微微笑,最忆轻簑带湿归。

作品评述

《谢耕道一犁春雨图》是苏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好事图形复赋诗,
岂知真个把锄犁。
野人开卷微微笑,
最忆轻簑带湿归。

诗意:
这首诗词以图画为基础,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一个耕田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为主题,通过描绘一个耕田的图景,展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诗人以一种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农耕劳作的敬佩之情。他以“好事图形复赋诗”来形容自己的创作,意味着他通过图画来激发灵感,进而将所见所感化为诗歌。他说自己“岂知真个把锄犁”,表达了他对农耕生活的赞叹和对农民劳作的敬意。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个野人在阅读之后微笑的情景。这位野人可能是一个与自然为伍的人,他对农耕生活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他微笑的表情显示出他对这幅图画和诗词的欣赏和喜爱。最后一句“最忆轻簑带湿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怀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轻簑是农民在田间劳作时使用的遮阳伞,它带着湿气回家,暗示着诗人对农耕生活和自然界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然而朴实的场景,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它展示了诗人对农民劳作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怀念和向往。这首诗词通过表现田园景色和自然元素,传达了一种深情厚意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展示了苏泂的清新写意风格。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思乡之客空凝嚬,天边欲尽未尽春。独攀江树深不语,芳草落花愁杀人。

未容谷雨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镜里日高酣睡起,也须瘦了一分肌。

日日湖南望,望夫夫未回。无情春水恨,只送别船来。

隔林残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入夜莫愁迷下路,昔人犹在逐流萤。

青娥埋没此江滨,江树飕溜惨暮云。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师住天台寺,天台水石幽。眼前皆胜境,门下尽名流。法号君恩赐,精蓝国力修。渡杯来凤阙,振锡谒珠旒。内殿从容对,神都委曲游。高僧类雪鹤,归思在林丘。御札全编得,宸毫几处收。遥思到时节,烟树赤城秋。

林迥苍烟古,篱疏橘柚黄。天高风落木,岁晏稻登场。无复老盆饮,空馀邻笛伤。征鸿摩晓月,铩翮犯严霜。

武昌西南云梦泽,水平不动玻璃碧。葭芦莽苍茫暮烟,杨柳萧条带秋色。北接沧浪南洞庭,八九百里荒荒白。一渠纡萦十日行,巧避江涛如过席。平生闻说沌鱼美,满篮不受百钱直。我来涨潦渔者稀,罾纲高悬钓竿掷。苇屋人家绝可怜,欲没未没三四尺。倚树为巢葑作床,剥菱炊菰自朝夕。

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鸳鸯一生不作客,夜夜不离双井塘。

此身若得西归去,犹胜开笼放雀儿。

公有一杯酒,与人同醉醒。遗民能记忆,欲语涕飘零。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

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木兰风起飞花急,只逐越来溪上流。

深红半面。一似墙头见。草树池塘青一片。独倚阑干几遍。更谁绛袖朱唇。火云相对英英。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背乡不过五十日,世事如云逐段移。客里念家家念客,归来一似未午地。

玉狻猊,金叶暖。馥馥香云不断。长下著,绣帘重。怕随花信风。傍蔷薇,摇露点。衣润得香长远。双枕凤,一衾鸾。柳烟花雾间。

花开五叶自芬芳,欺麝欺兰别是香。传得灵根元不朽,岂惟流落在花光。

庶功备矣,休德昭明。天地醣和,在鬯斯清。玉瓒以酌,瑶觞载盈。周流常羊,来燕来宁。

夏祭先供项里祠,鲜香未晏已闻思。昨宵梦里依稀见,满树薰风重压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