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曲四首和子安兄

绣户深沉半掩门,玉窗愁对月黄昏。
闲垂翠帐何曾寐,熏尽金笼总不温。

作品评述

《寒夜曲四首和子安兄》是明代皇甫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绣户深沉半掩门,
玉窗愁对月黄昏。
闲垂翠帐何曾寐,
熏尽金笼总不温。

译文:
华丽的窗户深沉地半掩着,
玉质的窗棂忧愁地对着黄昏的月色。
闲置的翠色帷幕从未休息过,
熏香耗尽的金笼始终无法温暖起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场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忧伤和无奈之情。

赏析:
1. 描绘细腻的画面:诗中的绣户和玉窗形容得很细腻,绣户深沉半掩、玉窗愁对月黄昏,给人一种幽深而忧愁的感觉。
2. 暗示孤独的心境:诗中的翠帐闲垂,暗示作者的心境空虚孤寂,无法入眠,寓意着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3. 意蕴深沉:熏尽金笼总不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困惑,金笼即指暖炉,但即使燃烧了所有的熏香,也无法温暖整个房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寒冷和无助。
4.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绣户、玉窗和金笼的描述,与作者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孤独、忧愁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隐晦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寒冷夜晚的孤独和内心的忧伤。诗词中用寒冷的环境与温暖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推荐

别馆间将掷果车,淡香亭下赏春华。东阑恰好清明节,千树都开烂熳花。

群飞来去噪行人,得食无忧便可驯。江上饥乌无足怪,野鹰何事亦频频。

君才如骕驦,道里未可量。读书患脉络,如海东赴洋。五年隔异县,信若参与商。昨者戒车马,故意改未尝。我家小于斗,下榻出仓黄。绳枢三椽共,君视犹雕梁。贫又少甘脆,而君甘秕糠。晨兴乌鹊先,夕憩星宿张。上言体金玉,时节登虞唐。下言复家世,努力事文章。琐细及儿女,骨肉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距。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

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仙。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不求朝野知,卧见岁华移。采药归侵夜,听松饭过时。荷竿寻水钓,背局

旧游会见筑城时,城下家家种柳枝。试看柳枯心半蠹,争教人老鬓无丝。

贵游多爱向深春,到处香凝数里尘。红杏花开连锦障,绿杨阴合拂朱轮。凤凰尊畔飞金盏,丝竹声中醉玉人。日暮垂鞭共归去,西园宾客附龙鳞。

秋江次第落到底,夜半忽如潮涌起。方陵屋山遽城头,已失沙背况沙嘴。五月小潦似未伤,九月大潦疑非常。感召之心上所谨,推原厥咎谁其当。一部麟经几书异,敢用丁宁今执事。休责汉公贤不贤,且论尧具备未备。

忆昔云门月正明,烦襟消尽觉神清。林泉自濯尘埃事,松桧静含风雨声。山鬼听经藏户牖,野猿偷果堕檐楹。几年京洛缁尘满,何日临流一濯缨。

厌浥庭柯雨未乾,乍晴天气午犹寒。传来多谢新诗寄,接得翻愁病眼看。漫想素妆嫌粉涴,须怜青子着枝酸。和羹有日君知否,老大心肠只自宽。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彤霞缥缈,海上隐三山。仙去莫能攀。珠宫本是神灵宅,飚驭此来还。云边天日望威颜。不似在人间。当时齐鲁鸣鸾处,稽首泪潺湲。

四方清净居,多被僧所占。既无世俗营,百事得丰赡。家居每纷薄,奉养出寒欠。昔年旅东都,局促吁已厌。城西近精庐,长老时一觇。每来获所求,食饱山茶酽。尘埃就汤沐,垢腻脱巾韂。不知禅味深,但取饥肠餍。京城苦烦溷,物景费治染。吴都况清华,观刹吐光艳。石矼度空阔,泉溜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西从徼外来,东去还归海。徒闻朝暮声,谍识年华改。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

忆在宜春日,曾看三径图。腥膻尚京洛,覊旅久江湖。岂曰有安宅,绝然忘故都。人琴怅俱已,松菊孰充娱。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书坏无全牍,衣濡有裂缯。倦梳晨起发,祗曲昼眠肱。客路行将了,家山唤得譍。焚香谢仟佛,宵梦已先凭。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轩后雾图今已得,秦王水剑昔常传。恩鱼不似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愿侍巡游同旧里,更闻箫鼓济楼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