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病中再赋

乱蛬号蝉孰赏音,汝吟岂似我能吟。
风声雨气凉秋夜,世故时情病客心。
烂醉无求甘老死,菊老有约合山林。
一庵异日归何处,万叠寒云未觉深。

作品评述

《立秋病中再赋》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立秋之时的病患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乱蛬号蝉孰赏音,
汝吟岂似我能吟。
风声雨气凉秋夜,
世故时情病客心。
烂醉无求甘老死,
菊老有约合山林。
一庵异日归何处,
万叠寒云未觉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立秋之际的病患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俗的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了蛬虫和蝉鸣的声音,询问哪一种更动听。这是一种对自然声音的欣赏和思考,也可以理解为对诗人自身才华和他人才华的比较。诗人虽然承认别人的吟唱可能比不上自己,但在疾病的煎熬下,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受到了影响。

接着,诗人描述了秋夜中凉风和雨水的声音,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他将自己称为"病客",意味着他的身体状况不佳,而世事和情感的变化也使他感到困惑和痛苦。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态度。他说自己没有追求醉生梦死的快乐,而希望能够老去,像菊花一样与山林相融合。这里的"烂醉"可以理解为纵情享乐的意象,而"菊老有约"则是对自然规律和生命的顺从。诗人希望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宁愿与山林为伴,也不求过于奢侈的生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归宿之思。他提到了"一庵",可能是指自己居住的寺庵,而"异日归何处"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疑问。"万叠寒云未觉深"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通过对自然和内心状态的描绘,表达了病中诗人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立秋时节的病患和诗人内心的痛苦与追求,展现了方回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索。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文采风流今已矣,夫何能见紫芝眉?中天气黯星河惨,南国春寒草木悲。政事堂堂传两省,论谈娓娓动诸司。老成如此多关系,青琐诸公泪亦垂。

冷话复长吟,俱非俗者心。宁斋留并宿,几度梦相寻。鸟乱槐枝折,烟微雪气侵。如何急前去,赢马万山深。

泯志灰心,参禅学道。无烦恼中,自讨烦恼。可不向老胡来已前,试著眼看,自己分上有何欠少。天童恁么道,不入深村入荒草。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

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出门西望长安笑,抱璞来求善价沽。惟罄囊装买群籍,不持刺字谒当涂。鲈鱼渐熟思归切,羊酷初尝得味无。送子东还重销黯,我曾三载守仙都。

上阳宫到蓬莱殿,行宫岩岩遥相见。向前天子行幸多,马蹄车辙山川遍。当时州县每年修,皆留内人看玉案。禁兵夺得明堂后,长闭桃源与绮绣。开元歌舞古草头,梁州乐人世嫌旧。官家乏人作宫户,不泥宫墙斫宫树。两边仗屋半崩摧,夜火入林烧殿柱。休封中岳六十年,行宫不见人眼穿。

巨方信天开,嵽嵲土山口。岂惟控内外,势不漏飞走。一夫或当关,可敌万夫守。山河此襟带,怙险圣所否。明皇晚倦勤,意恃太平久。绝艳荒真妃,转盼六宫丑。禄山假天性,恩豢不知厚。铁骑长驱来,哥舒苦徒手。吾君畅道德,四海一父母。人心自固结,兹关复何有。

轻寒著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还是平时旧滋味,慢垂鞭袖过街西。

有客隐华山,学道忘岁月。灵苗生绝壁,光景中夜发,斸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通籍虎豹阍,日预通明谒,绿章奏封事,误字坐责罚。後身幸不忘,去日苦飘忽。白首三入朝,未省及黔突。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上天岂怜之,寸步使屡蹶,拔其利欲根,还之

月桂峰前快雨飞,林间避雨亦沾衣。才晴便出西山路,却共断云相趁归。

阆苑无踪迹,唐朝有姓名。不知红玉洞,千古夜猿声。

襟抱天样宽,万象并包函。富贵一虫臂。此理君饱谙。直语苦如荼,回味留余甘。吟诗秉史笔,未数司马谈。

龙蛰金瓶小,神驱雨阵斜。建瓴飞素练,走涧舞生蛇。风使开云磨,雷香隐砲车。农人有骄色,一饱不须赊。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名与山高千古重,恩如海阔一身轻。门下少年初幕府,梦随诸吏上峥嵘。

鼎内莲花出,如尘发绛红。坎铅将匹配,离火好相逢。阴散何优劣,阳归自合同。消停方可信,辉华大道雄。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地湿莎青雨后天,桃花红近竹林边。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