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祀五享三首

奕奕清斋,昭穆定位。
霜露增感,粢盛洁祭。
神灵来格,福祉攸暨。
追孝奉先,本支百世。

作品评述

《常祀五享三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清斋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祖先的孝道和祈求福祉的心愿。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奕奕清斋,昭穆定位。
霜露增感,粢盛洁祭。
神灵来格,福祉攸暨。
追孝奉先,本支百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斋祭祀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祖先的尊敬和孝道的追求。诗中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和祈求福祉的渴望。

首先,诗中的“奕奕清斋,昭穆定位”描绘了祭祀场景的庄严和整齐,清斋祭品的摆放整齐有序,显示了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和认真态度。

接着,诗中写到“霜露增感,粢盛洁祭”,通过描绘自然界的霜露,抒发了祭祀过程中神灵与人间的联系。祭祀的粢盛洁净象征着对祖先的敬意和祈祷的诚心。

之后的“神灵来格,福祉攸暨”,表达了祭祀的目的是期望神灵能来赐福,使福祉与后代世世代代相传。这种信仰和祈求体现了作者对家族的关怀和对后代幸福的期许。

最后,“追孝奉先,本支百世”,强调了孝道的价值和传承。追思先祖、奉行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并希望后代子孙能够继承孝道传统,使其家族百世兴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清斋祭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后代福祉的期许。诗意深沉,感人肺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和家族观念的重要性,也展示了作者的崇高情操和对祖先的深深感恩之情。

诗词推荐

秋风何时来,午暑忽已散。娟娟木犀花,弄蕊亦璀璨。清香不自惜,拥鼻得奇观。古来达道人,至乐在山涧。艺兰与种蕙,采掇契幽愿。置此勿复言,吾方困游宦。

帝敕王家专管竹,子猷高风谁可续。西州间生文与可,后来特判筼筜谷。帝敕陶家专管菊,千载渊明一影独。分司旁出可无人,醉插齐山容杜牧。梅花天下第一花,天下好诗翰林家。孤山山下清浅水,疏影年年横复斜。水中漉影出此句,美玉凿石金淘沙。至今和靖一丘壑,敢有代者需齐瓜。

张鹄只消千驮绢,蒋蟠惟用一丸丹。

暮雪江南路,孤城尊酒期。殷勤折杨柳,还向去年枝。

逾月能连雨,今晨少散阴。病宽游子念,愁豁老农心。始虑春成旱,那知夏苦淫。举头问白日,恇怯一何深。

扫长空、万里静无云,飞镜上天东。欲骑鲸与问,一株丹桂,几度秋风。取水珠宫贝阙,聊为洗尘容。莫放素娥去,清影方中。玄魄犹余半璧,便笙篁万籁,尊俎千峰。况十分端正,更鼓舞衰翁。恨人生、时乎不再,未转头、欢事已沈空。多酌我,岁华好处,浩意无穷。

世心渊明名尔菊,却来紫陌换青铜。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

我佛住世,大开方便。有大士者,现自在身。以千手眼,一一接引。指示群迷,照破诸妄。如是我闻,佛说了义。诸铃杵铎,宝塔经卷。轮拂璎珞,种种所执。凡所执者,俱非有相。智慧清净,肉眼慧眼,佛法天眼,种种所见。凡所见者,俱非有著。以无相故,释诸缠缚,一切众生,得大解

大哉圣王,实王生德。作乐以崇,时祀无矣。清酤惟声,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几昭格。

杜陵池榭绮城东,孤岛回汀路不穷。高岫乍疑三峡近,远波初似五湖通。楸梧叶暗潇潇雨,菱荇花香淡淡风。还有昔时巢燕在,飞来飞去画堂中。

柳侯所为邦,十步一遗迹。苍官列前墀,相对俨如客。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江城閒草木,诗卷多采摘。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龙鳞未脱落,熊轼几换易。临民有馀师,视此古遗直。

潇水深,湘水深,双双流水逐臣心。潇水不如湘水好,将愁送去洞庭阴。

匕首无功壮士丑,函封可惜将军首。秦庭一死谢田光,社稷何曾计存否。不知秦王环柱时,舞阳在前何所为。当时太子不早遣,待客俱来应未知。

登山临水分无期,泉石烟霞今属谁。君到嵩阳吟此句,与教二十六峰知。

紫坛熙事乐高张,天胙皇家福简穰。六奏声中来象物,万灯明处望龙章。星珠月璧清宵丽,风马云车碧落翔。屡有诏书崇简约,只将诚意动苍苍。

了无杰句似平庵,谩有高年企渭南。铁汉堂堂才望八,铜人嘿嘿久缄三。曾传鸿宝枕中诀,厌听狙丘稷下谈。画史貌予殊不似,清臞安得耳如聃。

东风吹桃李,花落已满地。摇摇新柳枝,薄荫才可芘。谁云同一时,荣谢两异意。由来何足较,要之归一致。

台使选良牧,诏下帝曰俞。高牙植华艦,钱者来倾郛。明月满丽谯,寒光映尊壶。桂人愿少留,昭人望疾驱。一室可为政,况乃有国都。岭民日以耗,丁口彊半无。洋洋紫云诏,侯其勒座隅。道乡游息处,暇日披榛芜。鄙拙忝投分,临风临踌躇。颇念友离索,宁论鬼揶揄。何繇扣铃阁,百榼

南云走冷圭,北籁号空木。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老避嘲师昼不眠,喜闻书辟冠初筵。车陪魏馆鸣笳路,食对何侯下箸钱。使驿马归催露檄,学帷鱣堕晦馀编。知君此举伸知已,宁似他人有一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