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鼻闻心所著,香臭不同根。
穷究缘中识,非干妄想门。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缘分的理解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鼻嗅到的,是心灵所感受,
香与臭并非同一源。
深入追寻缘分的真谛,
不涉及虚妄的幻想门。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鼻子的嗅觉来比喻人们对缘分的感知和认识。它表达了一种对缘分的探索和领悟,认为缘分并非简单的巧合,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力量。诗人呼吁人们要真正理解缘分的本质,不要迷失于虚幻的想象和妄想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人通过鼻子嗅觉的比喻,将人们对缘分的感知与香与臭的区别相联系。香与臭虽然都是通过嗅觉感知的,但它们却来自不同的源头,象征着缘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诗人通过穷究缘分的真谛,表达了对缘分存在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诗词中的"非干妄想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虚妄幻想的否定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理解缘分需要超越虚幻和妄想,通过深入追寻和探索,才能得到对缘分的真实认识。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意境清晰,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理解缘分的存在,不要被虚幻的幻想所迷惑,而是要通过真实的感知和探索去认识缘分的真谛。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日到虞泉落,天从杞国崩。去年寿宁节,今夕永熙陵。薤露悲风起,松阡苦雾凝。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坐雁随阳。山晚云藏雪,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窗外修篁仅百竿,相看不待报平安。何时得我身强健,共尔青青到岁寒。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紫陌事多难数悉,青山长在好闲眠。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本自柴门静,谁令种竹喧。月来将画写,负过引书翻。默坐雨偏响,闲眠雪易繁。动中还有静,此意互为根。

十年西浙曳长裾,千里东归指旧庐。原上鹡鸰终有托,旅中嬴博近何如。朝廷未拟申公使,弟子犹传伏胜书。江草江花总无限,为君今日重嗟吁。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腊雪连春雪,商民舞且歌。数年求不得,一尺未为多。试法烹茶鼎,资吟落钓蓑。登楼应更好,丹水是银河。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先偏井络密,後拒参旗掉。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开边吾岂敢,自治有余巧。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上四下离}倒。余闲校笔阵,刻烛龙蛇扫。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抗步碧潭弥弥,五畲青髻累累。何年乔木倚筇枝。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年周甲子又重书。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

大虚涂毒鼓,有病闻皆愈。无病闻皆死,死了却苏来,谁会辜负你。

〔离骚题作山中人〕山寂寂兮无人。又苍苍兮多木。群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文寡和兮思深。道难知兮行独。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愧不才兮妨贤。嫌既老兮贪禄。誓解印兮相从。何詹尹兮何(一作可)卜。山中人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雨洗风梳两斗新,凌波微步袜生尘。真成红玉娇相倚,不减昭阳第一人。

社友携诗访,怜予满面尘。么么今出局,不是社中人。

一个冬青树,莺声日日来。屋西偏娅姹,应是绿云堆。

杖策山隈亦水滨,閒中未害饱经纶。何曾寂寞嵌岩裹,惯着风流廓庙人。

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

惟有莺莺燕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