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
荔支分与核,金橘却无酸。
雨压低枝重,浆流水齿寒。
长卿今尚在,莫遣作园官。

作品评述

《枇杷》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描绘了枇杷树的形态和味道,并表达了对友人长卿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
荔支分与核,金橘却无酸。
雨压低枝重,浆流水齿寒。
长卿今尚在,莫遣作园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枇杷为主题,通过描绘枇杷的形态和味道,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长卿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枇杷树的形态。大叶耸长耳,形容了枇杷树的叶子又大又长,一梢枝上的枇杷已经可以堆满一个盘子。这种描写使读者能够想象出枇杷树的繁茂和果实的丰盈。

接着,诗中描述了枇杷的味道。荔支分与核,金橘却无酸。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将枇杷与荔枝、橘子进行对比。荔枝和橘子都有核,而枇杷却没有,这是枇杷的特点之一。另外,金橘是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而枇杷却没有酸味。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枇杷的独特风味。

然后,诗中描绘了枇杷树在雨天的景象。雨压低枝重,浆流水齿寒。雨水的压力使得枇杷树的枝条低垂,枝条上的果实也因此变得更加沉重。浆流水齿寒的描写则表达了枇杷果实的清凉和口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长卿的思念之情。长卿今尚在,莫遣作园官。这句话暗示了友人长卿可能已经离开了,作者希望他不要成为官员,而是继续在园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思念之情通过对枇杷的描写,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枇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形态和味道的描写,诗人展示了枇杷的独特之处,同时也通过对枇杷树在雨天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柯山瑞,云路玉桥横。六月天香琼蕊秀,千年人瑞昴星明。风露湿麒麟。廊庙器,冰雪照精神。妙世文章凌贾马,致君事业富姬衡。松桧倚青青。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太一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

佛狸索死离龙庭,堪笑披猖欲背城。釜为水悬忧后爨,弓因雨弱失长兵。突三千人如电扫,诛两万户若风行。又报广南腾露布,太平从此慰皇情。

七月暑尚炽,长日弄机杼。头蓬不暇梳,挥手汗如雨。嘤嘤时鸟鸣,灼灼红榴吐。何心娱耳目,往来忘伛偻。织为机中素,老幼要纫补。青灯照夜梭,蟋蟀窗外语。辛勤亦何有,身体衣几缕?嫁为田家妇,终岁服劳苦。

南郭烟光异世间,碧桃红杏水潺潺。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犹阻晚风停桂楫,欲乘春月访松关。几回策杖终难去,洞口云归不见山。

高闲风度澹无营,静密工夫久自增。太息家林惟独鹤,向来西海说三鹏。桥冲不动千原获,鼛鼓无声万杵登。道在阴阳公自到,向来河洛此绳绳。

一树梅花古道边,随风堕落自年年。情知所遇合如此,未必春风独尔偏。

陇雁送乡心,羁情属岁阴。惊秋黄叶遍,愁暮碧云深。月色吴江上,风声楚木林。交亲几重别,归梦并愁侵。

寥寥风月卧烟霞,百鸟从兹不献花。人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向有钱家。

三月吾乡三日盛,一春盛事一时传。山花迎笑探芳骑,水鸟惊飞张乐船。今对清樽看细雨,更搔短发数流年。曲江芜没不堪觑,那复丽人来水边。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同人应馆谷,刺史在郊迎。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

寒云静如痴,寒日惨如戚。解鞍寒山中,共坐寒水侧。新甘出短绠,一酌烦可涤。仰攀青青枝,木醴何所直。

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秋色人家,夕阳洲渚。西风催过黄华渡。江烟引素忽飞来,水禽破暝双双去。奔走红尘,栖迟羁旅。断肠犹忆江南句。白云低处雁回峰,明朝便踏潇湘路。

嘉莲秉嘉质,解后逢赏音。翁岂玩物者,寄意一何深。

家住西湖深更深,古松隐裹礼茅君。白猿攀树藤花落,点破岩前一地云。

明公莫讶容州远,一路潇湘景气浓。斑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九疑峰。禁林闻道长倾凤,池水那能久滞龙。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春不尽。处处与情相趁。谁道刘郎家恁近。一年花不问。双剪画罗春胜。今夜月圆如镜。怎得酒阑心易定。试将金液镇。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一派秋声,年年向、初寒时节。早又是、半天惊籁,满庭鸣叶。几处捣残深院日,谁家敲落高楼月。道声声、总是玉关情,情何切。斗云起,偏激烈。随风去,还幽咽。正归鸿帘幕,栖鸦城阙。闺阁幽人千里思,江湖旋客经年别。当此时、寂寞倚阑干,成愁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