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秀亭二首

天怜迟莫与清閒,閒上高山看远山。
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场肯复左轮殷。
千争万竞尘埃里,古恨今愁莽苍间。
□□谁来问诗叟,应输老树识苍颜。

作品评述

《十月三日秀亭二首》是宋代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秀亭上,天空晴朗,宛如天地怜惜迟到的人,不与他分享清幽的闲适。我站在高山上,俯瞰远处的山峰。世间的琐事已经变得如同淡薄的玄酒,而那些名场之上的繁华,是否还有人愿意去追求?

千万人争相竞逐,尘埃弥漫其中,而古时的怨恨和今日的忧愁都混杂在茫茫人世之间。这是谁来问及这位老诗人呢?也许只有老树才能理解他那沧桑的容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世间繁华和浮躁之感的思考。诗人置身在高山之巅,远离尘嚣,观察人世间的喧嚣与纷争。他认为世俗的名利已经如同淡薄的酒,不再让他心动。他对于人世间的争斗和繁华感到无奈和忧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怨恨和对于现实的担忧。最后,诗人自问谁能理解他内心的苍凉,只有老树才能感知到他沧桑的颜容。

这首诗通过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于人世间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浮华世俗的厌倦和对于深邃思考的渴望。诗中的秀亭、高山、远山等景物形象生动,意境深远。通过与自然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纷繁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于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呼唤。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闻道山颠有鼎湖,莲花还似旧时无。轩辕去后空车辙,疑此山川即旧都。

晓凉暮凉树如尽,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暝色分烟上远峰,雨声断处又晴风。宝香羞冷闲情远,落尽蔷薇一架红。

古之别,今之别,目对春江倚寥泬。三树两树啼断猿,千峰万峰落残雪。花濛濛,雨濛濛,坤维步步生清风。

夕阳半落红犹在,寒月初升白未匀。流水孤村天欲暮,颓檐败壁野无人。雀衔遗芥营巢急,蛛绎新丝织网频。欲问前朝无故老,髑髅落地路荆榛。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夫物絪蕴,神气挠之。谁欤其司,维南之箕。俶哉明庶,我祀维时。我心孔劳,神基下来。

一犁酥润万牛耕,饭碗人间系死生。公子楼头赏春雨,杏花树上听新莺。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去买沔阳船,挂帆上秋水。别路折垂杨,歌声断肠起。

碧甃涵云液,铜瓶响玉除。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余。从官方醉饱,一酌解清虚。

吴江潮水化虫沙,两岸垂杨噪乱鸦。舟子鱼羹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莫思后事悲前事,且向天涯到海涯。回首尚怜西去路,临平山下有荷花。

乌帽侧。行遍杏花春色。野意青青分陇麦。人家烟水隔。春事莫催行客。弹指青梅堪摘。醉倚暮天江拍拍。雨晴沙路白。

梅子熟时到几回。桃花开后不须猜。重来松竹意徘徊。惯听禽声浑可谱,饱观鱼阵已能排。晚云挟雨唤归来。

极目生晚照,远树笼微阴。谁知清浅流,别有沧海深。

一轩曾揭鉴为名,轩下方池彻底清。坐客不须频拂拭,主人犹恐太分明。一尘不染原无物,万象俱涵岂有情。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闲风浪不曾平。

水绕一围带,山横八字眉。壮哉极目地,慰此凭栏时。剡县可乘兴,渼陂真好奇。相逢休务日,因得数言诗。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众籁日萧萧,闲园气寂寥。风萍难覆水,霜叶易辞条。噪鹊繁声合,寒蝉旧吹飘。试寻篱下菊,邻酒浊盈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