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吴江》
拼音和注音
yún àn jiāo lóng yīng qǐ lì , xuě shēn hóng yàn zì jīng 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蛟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鸿雁:(名)①鸟,羽毛紫褐色,股部白色,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也叫大雁。②(书)比喻书信。
惊呼:惊呼 ,读音为jīnghū,汉语词语,意思是吃惊地叫喊。
起立:起立,指站起来。多用作口令,用于让他人站立。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坐倚风樯看太湖,波涛澒洞半三吴。
寒通上界咸池气,黑入中流水伯都。
云暗蛟龙应起立,雪深鸿雁自惊呼。
望亭有酒宵堪醉,买得渔家一尺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