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丘二君会程坦之家二诗

春晚寒不已,节候差季孟。
木行怯初阳,水官恣馀横。
滂沱连月雨,愁叹斯民病。
已紊四时和,更伤群物性。
园花半零落,犹逞晨妆靓。
陇麦将痿摧,况值风威劲。
我愿天地心,慎举阴阳柄。
十雨应太平,时丰顺睿圣。
庶令疵沴消,永保寒暑正。
无复三月中,惨惨行冬令。

作品评述

《和林丘二君会程坦之家二诗》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寒冷和季节的错乱,以及人们对这种情况的忧虑和痛苦。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晚期的寒冷依然不减,节气错乱,季节与月份不相符合。树木胆怯地迎接初升的阳光,水流任意横流。滂沱连绵的雨水,让人忧愁叹息,感慨这个社会的弊病。四时的和谐已经混乱,更加伤害了万物的本性。花园中的花朵已经有一半凋谢,却还在自我展示清晨的妆容。庄稼在陇地上将要凋零,而且遭遇强风的袭击。我希望天地的运行能够谨慎地处理阴阳的平衡,十次降雨会带来太平盛世,时节丰收,国家繁荣,圣明的君主统治下,社会的瑕疵和不和谐将会消失,永远保持着寒暑的正常交替。不再有三月中的寒冷和凄凉。

这首诗体现了苏颂对自然规律、季节和社会秩序的关注和担忧。他通过描绘春天的异常和错乱,表达了对社会疾病和人与自然关系紊乱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春寒、滂沱雨、凋零的花朵等,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对诗中的对比和冲突的描绘,苏颂呈现了一个不和谐的世界,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秩序的追求和对社会和谐的期望。

这首诗揭示了苏颂作为一位学者和政治家的关注点。他关注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秩序,并希望通过谨慎的治理和正确的观念来实现社会的和谐。诗中的愿景和期望,代表了苏颂对于社会正常运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总的来说,苏颂的《和林丘二君会程坦之家二诗》通过对春天异常和社会不和谐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弊病和天人关系紊乱的担忧,并寄托了对于社会和谐和正常秩序的期望。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苏颂作为一位学者和政治家的关注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零陵讵中邦,道阻五千里。我以放逐来,本非心乐只。身止高山巅,忽忽弥半祀。人情久自亲。况复多可喜。坐使故乡念,如火沃之水。罪大不得留,今兹动行李。昭州虽岭南,流寓盖均耳。倘未还庭闱,在彼犹在此。胡然当作离,耿耿殊不已。物我要兼忘,咄哉从此始。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服礼求毫发,惟忠忘寝兴。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学业醇儒富,辞华哲匠能。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精理通谈笑,忘形

欲治烦恼更无方,只有头陀理最长。不待存亡始知梦,故应交臂已凄凉。

今朝又风起,闹处莫插觜。触著阎罗王,带累阴司鬼。

上合井泉甘若醴,蓬山点茶竹阴底。庚伏恩容午课休,宫殿初凉朝雨洗。身闲出饮官不嗔,日长睡足长精神。未惭便作蠹鱼老,拔毛济世知何人。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尊空。知君何日同。

绕树垂萝荫曲堤,暖烟深处乱禽啼。何人来此共携酒,可惜拒霜花一溪。

野老寻山翦白云,欲将清吹助南薰。不堪便面张京兆,恰称能书王右军。

大虚空重片光悬,何异初开混沌天。能办辛勤磨玉斧,不愁缺月不团圆。

懒问谁持造化权,门前春事正暄妍。雨晴花色明如锦,风暖莺声滑似弦。

□□□□□□□,□□□□□□□。玉殿大开从客入,金桃烂熟没人偷。凤惊宝扇频翻翅,龙惧金鞭不转头。□□□□□□□,□□□□□□□。

刚有下水船,白日留不得。老人独自归,苦泪满眼黑。

数椽竹屋傍秋江,屋外疏篱隔柳樁。客至旋分垂钓石,雨来自掩读书窗。痴儿弄镜时翻背,小妇弹筝不识腔。自古渔樵有遗逸,未应只说鹿门庞。

相别三年久,相逢一笑时。眼边无俗物,袖里有清诗。山路梅花早,湖天雪意迟。不眠成夜话,寒月在疏枝。

懒成身病日,因醉卧多时。送客出谿少,读书终卷迟。幽窗闻坠叶,晴景见游丝。早晚来收药,门前有紫芝。

江城南畔碧连峰,畴昔贞人寄此中。琳宇邃深灵迹在,仙坛牢落杏花空。池塘自老琴高鲤,岩谷仍回御寇风。共羡碧虚官职好,谁知阴有济民功。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向夕泪沾裳,遂宿芦洲村。

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难得相逢容易别,银河争似妾愁深。

谁知归雁亭中客,鼓翼来游雁荡山。更寄雁图凭雁足,秋风孤雁苦思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