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佑太后挽歌辞三首

俭约身为率,忧勤寿岂延。
钟残长乐夜,日断泰陵烟。
归驭应奔月,余勋赖补天。
伤心南渡日,一棹赣江船。

作品评述

《隆佑太后挽歌辞三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组诗词,描写了隆佑太后的离世,表达了对她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哀叹。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俭约身为率,忧勤寿岂延。
钟残长乐夜,日断泰陵烟。
归驭应奔月,余勋赖补天。
伤心南渡日,一棹赣江船。

译文:
谨慎俭约是她的品德,勤劳忧虑寿命怎能延长。
夜晚钟声残缺,阳光中断泰陵的烟雾。
归来的御驾应该奔向月宫,她的功勋依靠补天。
心情伤感,像是南渡那一天,坐在一艘赣江的船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隆佑太后去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缅怀和敬仰之情。诗中提到夜晚钟声残缺,象征着隆佑太后的离去使得长乐宫中的欢声笑语不再,宫廷失去了往日的繁荣。阳光中断泰陵的烟雾,意味着她的离世使得皇室的光辉逐渐消退,皇陵的祭祀烟雾也逐渐散去。诗中提到归来的御驾应该奔向月宫,表达了对隆佑太后灵魂的祈愿和对她功勋的赞美。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和对隆佑太后的追思,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隆佑太后的深情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哀叹之情,通过对宫廷荣辱和皇陵祭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隆佑太后的敬仰和对她功勋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逝去的伟大人物和时光的无尽思念。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八龙焜燿长生籙,五采葳蕤续命丝。亿载延长资睿算,万区康乐遇昌期。

平陆人烟险,渔舟家口肥。青天围篛笠,白雨澣蓑衣。静钓鸥分石,寒归雪满扉。磻溪有恨事,严濑本忘机。

有无语默谩徒劳,居士何曾动一毫。世祖功成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翠阁朱栏倚处危,夜凉闲捻彩箫吹。曲中双凤已分飞。绿酒细倾消别恨,红笺小写问归期。月华风意似当时。

客宦逢迎泗上州,酒筹诗卷慰淹留。九层灯火偃王塔,四面溪山彭祖楼。此去君辞栖棘地,年来吾有负薪忧。终期一过河阳县,相对春风话旧游。

苍根封古苔,空腹餐冻雪。老意暗生香,丁宁勿轻折。

民和礼乐富。世清歌颂徽。鸿名轶卷领。称首迈垂衣。

淮阳谁可傅,无以易元成。即汝阳狂意,为王言事兄。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颠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神光不破黑暗恼,山鬼空学离骚吟。我来挽仰一慨慷,山川良昔人民今。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

侍郎情所寄,九酝屈杨枝。酿熟仍亲酌,方成一段奇。

逐客当年出帝乡,不容踪迹到黄堂。苍崖屐齿今安在,公独怀思未忍忘。

芙蓉十里媚薰风,岸上花开水底红。认得孤山旧游处,酒旗摇飏树云中。

余生垂九十,一病理一衰;旬月不自保,敢作期岁期?粲粲女郎花,忽满庭前枝,繁华虽少减,高雅亦足奇。持杯酹花前,事亦未可知。明年傥未死,一笑当解颐。

拥衾哦子诗,清梦即淮左。莫年书藏山,舍子谁印可。

芝兰虽好忌当门,何况庭前恶土墩。畚锸才兴双剑出,狐狸尽去老松蹲。百年守冢真堪笑,一日开轩亦可尊。安得掷从天外去,成都石笋至今存。

檐前负日暖烘烘,败坏重加补缀工。尽大地人穷性命,都卢劄在一针锋。

岩泉未入井,蒙然冒沙石。泉嫩石为厌,石老生罅隙。异哉寸波中,露此横海脊。先生酌泉笑,泉秀神龙蛰。举手玉箸插,忽去银钉掷。大身何时布,大翮翔霹雳。谁言鹏背大,更觉宇宙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因君知北事,流浪已忘机。客久多人识,年高众病归。连云湖色远,度雪雁声稀。又说家林尽,凄伤泪满衣。

木钻钻盘石,辛勤四十年。一朝才见物,五色互呈妍。七魄憎阳盛,三彭恶命延。被他迷失却,叹息只潸然。阴阳曾作炭,造化亦分功。减自青囊里,收安玉合中。凡材难度世,神物自归空。惆怅流年速,看成白首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