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凫鹭群,上下自相逐。

出自清代宋茂初的《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二)》

出自清宋茂初的《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二)》

拼音和注音

wú xīn fú lù qún , shàng xià zì xiāng zh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上下:1.在职位、辈分上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机关里~都很忙。老师的话搞得全班~人心惶惶。2.从上到下:摩天岭~有十五里。奶奶腿脚不便,~楼需要人搀扶。3.指程度上高低、优劣:不相~。难分~。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这里一亩地能有一千斤~的收成。5.从低处到高处或从高处到低处:商场有了电梯,顾客~很方便。

自相: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共相”。

无心:(动)没有心思:~学习|~工作。②(副)不是故意的;无意:言者~,听者有意。[反]有心。

宋茂初

不详


原诗

楼观何连翩,得桥为结束。

过桥一骋望,晴波浸凉绿。

杨柳临风流,蒹葭傍水矗。

披襟对夕阳,泠然秋意足。

山水多清音,岂在丝与竹。

无心凫鹭群,上下自相逐。

诗词推荐

吐气韶华裹,关心晓哢边。鹧鸪天性在,杜宇世情然。怒笋如泥煮,殷花蘸乳煎。须君来共此,已办杖头钱。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谒客冲泥路有声,笋舆风里转高城。秋山正要一意看,晓日倍添双目明。浅泺鸱盘思腐啄,孤汀鹤立念遐征。世间似我诗多有,莫漫逢人道姓名。

离骚赏风韵,百卉莫之先。菊止香九日,莸曾臭十年。麝房吾割爱,鲍肆尔垂涎。晏相惜花者,红梅被窃然。

翠幕遮笼锦一丛。尊前初见浅深红。淡云和月影葱茏。醉态只疑春睡里,啼妆愁听雨声中。更烧银烛醉东风。

珠袍年少子,名冠羽林中。独佩流星剑,双悬明月弓。陪游向何处,还入华清宫。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烧畲 同 烧畬)

当年读书处,古寺拥群峰。不改岁寒色,可怜门外松。有僧皆老大,待客转从客。又下白云去,楼头敲暮钟。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雨色今夜别,映门白鲜鲜。隃知万古月,自在最高天。天高无阴晴,月亦无亏圆。中间隔云雾,顷刻变熊千。惟当自作乐,上界岂和邻。接竹风撼郭,倒尊水号川。狂歌眺渺莽,恐有浮槎仙。

衲僧一拶,钵盂口阔。天下杨岐,望林止渴。

晴天霜落寒风急,锦帐罗帏羞更入。秦筝不复续断弦,回身掩泪挑灯立。

晨起浴倍佳,爽疏洞肤发。灵芜郁宝鼎,清忱睇天阙。三十六帝座,一一神远谒。旋瞻云始盈,洒雨响飃忽。余霏集栏庑,林翠忻荫樾。高枝闲稀星,万叶被湿月。吟喁蛩蚻辈,草际竞窻窣。观生物我齐,岂计辨与讷。羲车唱群动,静思苦易歇。摩挲山头石,汝相筋称骨。

思君不办一再过,束书谢客方卧痾。不为儒林丈人地,可耐造物小儿何。我亦病气刚制酒,自春迄秋在告多。几时蹁跹数访我,为君快作鲸饮河。

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分明。据鞍上马非吾事,赖尔妆严意不轻。

南宫幸袭芝兰后,左辅曾交印绶来。多病未离清洛苑,新恩已历望仙台。关头古塞桃林静,城下长河竹箭回。闻说随车有零雨,此时偏动子荆才。

高节本为青女伴,牵牛弗悟配龙孙。孔融天下无双士,并坐尊前对虎贲。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惟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旰食羹不糁,肺腑穷雕鑴。襄阳妙人物,我独怜浩然。禁中拜天子,布衣可逢年。一言类觖望,明主乃弃捐。凄凉鹿门道,旧隐空云烟。汉水不世情,犹有槎头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