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文伯归自邵阳

宾主西游久,赓诗日日传。
交情谁似此,与兴忽翩然。
楚岸猿吟树,湘江月载船。
我穷君更甚,相助愧无钱。

作品评述

《邬文伯归自邵阳》是宋代赵汝鐩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邬文伯与赵汝鐩的友情和归途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穷困的自嘲。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宾主西游久,赓诗日日传。
交情谁似此,与兴忽翩然。
楚岸猿吟树,湘江月载船。
我穷君更甚,相助愧无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邬文伯和赵汝鐩的友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谊的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邬文伯和赵汝鐩的长期相伴,邬文伯在旅途中所写的诗词每天都传播开来。他们之间的交情是如此深厚,使得他们的兴致犹如翩翩起舞。

诗中描绘了楚岸上猿猴吟唱的景象,湘江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船只。这些景色烘托出了友情的温暖和诗人旅途的美好。然而,诗人却自嘲地表示自己比邬文伯更加贫困,无法给予他更多的帮助,因为他没有足够的钱财。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虔诚和对自身贫困的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友情和自嘲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谊的赞美将友情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困境的思考和对友情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温暖和思索。

作者介绍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夕照残荒垒,寒潮涨古濠。就田看鹤劣,隔水见僧高。无限前朝事,醒吟易觉劳。

会朝四海登图籍,绛阙清都想盛容。春色已知回寸草,霜威从此霁寒松。饮如嚼蜡初忘味,事与浮云去绝踪。四十九年蘧伯玉,圣人门户见重重。

山县为官不见山,一朝列嶂忽当关。抽身牒拆时舒眼,领客杖藜聊解颜。常乐本来由我静,倦飞每尔愧知还。莫嫌邑小仍兼陋,曾有涪翁赏中间。

北窗竹簟午阴凉,亦有清风到我旁。还与陶公事同否,未妨诸子细商量。

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衰颜聊自哂,小吏最相轻。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竹色萧萧木叶齐,石边芳草迥凄迷。断猿月落愁人去,正在黄陵庙里啼。

罗浮高万仞,下看扶桑卑。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从来性坦率,醉语漏天机。相逢莫相问,我不记吾谁。

吟情自觉都无趣,况复离居感物华。厌读群书寻野径,闲收落叶煮山茶。烧残寒菊花犹在,霜过香橙味转加。因想前期重搔首,不堪秋思极长沙。

空斋隐几度流光,沪落由来我所长。枉许是非同喻马,不知书簺两亡羊。空名更甚浮云薄,代事都无半捶强。心誓前贤六百石,异时初服返东冈。

半天轮奂独嵬峨,遥望青原瞰碧螺。纳纳乾坤森万象,重重洲渚绕层波。诗情雅与江山合,酒兴偏于故旧多。靴笏缚君难放浪,樽前狂客自高歌。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春风任恶花自笑,白浪不愁头已白。戢戢大船江浦边,昆仑五两谁非客。

江亭重执手,雪压暮湖平。台阁逾三载,统歌又一城。遗乡因楚俗,令尹似湘清。别驾余知已,分延吒寄声。

翠云白雪两仙容,末怯姮娥傍月宫。若把佳人较清绝,争妍应愧伯夷风。

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

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总输僧。

巴西地不爱其珍,山影溪光辄自陈。霜后竹饶松意气,雨余花夺草精神。千斯态度出天功,百尔光华归色尘。好事至人宁外慕,反身元自有真春。

鬓惹新霜耳旧聋,眼昏腰曲四肢风。交亲若要知形候,岚嶂烟中折臂翁。

披荆重立小朝廷,风递南薰入扇巾。大势已冯天祚宋,中兴更赖岳生申。扶持命脉还吾蜀,消息精神运此身。人原武功归入相,我祈河内且留恂。

曾事刘琨雁塞空,十年书剑任飘蓬。东堂旧屈移山志,南国新留煮海功。还挂一帆青海上,更开三径碧莲中。关西旧友如相问,已许沧浪伴钓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