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虞集的《送胡士恭》
拼音和注音
shí nián jīng guó shàn cái huá , zǎi xiàng pín zhāo zài hòu ch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宰相:(名)我国封建时代辅助君主掌管国政的最高官员。
才华:(名)表现出来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近]才气|才干。
后车:副车,侍从所乘的车。后继之车。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原诗
十年京国擅才华,宰相频招载后车。
太液苍凉黄鹄羽,玄都烂熳碧桃花。
三清风露仙人馆,万里烟尘野老家。
拂拭旧题如隔世,华星明汉望归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