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幽忧随秋至,秋去忧未已。
南城试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叶投人怀,惊鸿四面起,所思不可见,欲往将安至。
斯人定谁识,顾有二三子。
清风皎冰玉,沧浪自湔洗。
窃脂未尝谷,南箕傥微似。
网罗一张设,投足遂无寄。
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
造形悼前失,式微惭往士。
憧憧亩丘道,岁晚嗟未止。
西山有茅屋,锄櫌本吾事。

作品评述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是苏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忧随秋至,秋去忧未已。
南城试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叶投人怀,惊鸿四面起,
所思不可见,欲往将安至。
斯人定谁识,顾有二三子。
清风皎冰玉,沧浪自湔洗。
窃脂未尝谷,南箕傥微似。
网罗一张设,投足遂无寄。
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
造形悼前失,式微惭往士。
憧憧亩丘道,岁晚嗟未止。
西山有茅屋,锄櫌本吾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过往时光的思念。诗人感到幽忧随着秋天的到来而来临,即使秋天过去了,忧愁仍未消散。他试图登上南城远眺,却看到百草凋零、枯死。落叶飘落在他的怀中,惊起的鸿鹄在四面飞起,他所思念的人却无法见到,他渴望前往,但不知能否安然到达。他思念的人又有谁能认识他呢?只有二三个知己。清风如玉,沧浪自洗,这里描绘了清新的自然景色。诗人暗示自己虽然贫穷,却保持纯洁无染。他用网罗来比喻自己的心意,却无处投寄。诗中还提到田野深处的狡兔肥美,霜降时鲈鱼的鲜美,暗指过去的事物的美好已逝,自己的形象也随之衰微,惭愧于过去的壮志。他在思念中犹豫不决,岁月晚年,悲叹未止。最后提到西山上有一间茅屋,锄櫌本是他的本职工作,暗示他将回到平凡的生活中。

赏析:
这首诗以凄凉的语言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往事的思念。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的变化,诗人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以落叶、惊鸿等意象来烘托诗人的心情,突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迷茫。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交织在诗中,展现了他矛盾而复杂的心境。最后,诗人以西山茅屋和锄櫌的形象,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回归和对本职工作的执着,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接纳和坚守。

这首诗以苏辙独特的笔触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以下是《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忧随秋至,秋去忧未已。
南城试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叶投人怀,惊鸿四面起,
所思不可见,欲往将安至。
斯人定谁识,顾有二三子。
清风皎冰玉,沧浪自湔洗。
窃脂未尝谷,南箕傥微似。
网罗一张设,投足遂无寄。
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
造形悼前失,式微惭往士。
憧憧亩丘道,岁晚嗟未止。
西山有茅屋,锄櫌本吾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的忧愁和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幽忧随着秋天的到来而降临,即使秋天过去了,忧愁仍未消散。他试图登上南城远望,却看到百草凋零、枯死。落叶飘落在他怀中,惊起的鸿鹄四面飞起,他所思念的人无法看见,他渴望前往,但不知道是否能够平安到达。斯人是指自己,他想知道谁能够认识他,只有二三个知己。清风如玉,沧浪自洗,描绘了清新的自然景色。窃脂未尝谷,南箕微微似,表示自己贫穷却保持纯洁。他将自己的心意比作一张网罗,却无处投寄。诗中还提到田野深处的狡兔肥美,霜降时鲈鱼的美味,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己衰微的惋惜。他在思念中犹豫不决,岁月晚年,悲叹未止。最后提到西山上有一间茅屋,锄櫌是他本职的工作,表示他将回归平凡的生活。

赏析: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以凄凉的语言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往事的思念。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的变化,诗人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以落叶、惊鸿等意象来烘托诗人的心情,突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迷茫。诗人对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在诗中交织,展现了他矛盾而复杂的心境。最后,诗人以西山茅屋和锄櫌的形象,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回归和对本职工作的坚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接纳和执着。

这首诗展示了苏辙独特的笔触和情感表达,凭借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过去的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桥西一水曲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君王神武不恬兵,气讋中原一扫平。可笑西江喜归客,便装行橐待还京。

昔岁南阳道中别,今向华亭水上逢。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辞汉仙人去不存,偶因消渴望金盆。晚风邻笛吹花落,秋雨门铺上藓痕。曾见鸣銮迎帝子,岂知灵鹊误天孙。沉香亭北春如海,招得三生石上魂。

华灯自是年年好,月淡烟空。依旧东风。箫鼓吹香醉脸融。谢他诗侣还相觅,雨迹云踪。不分情浓。柳浅梅深鬓影松。

茅斋人语寂,清坐独巑屼。有兴凭诗遣,无聊把剑看。香残金鸭冷,膏尽玉虫寒。出见庭无月,方知夜色阑。

中国相司马,和气满华夏。惜哉民始苏,身已要人扶。

求者不得,辞者不能。二者相去,其远几程。

连天苜蓿青茫茫,盐车鼓车纷道傍。肉骏汗血不可常,权奇倜傥晦若藏。五之六之无留良,如此独步何堂堂。日三品豆慎所尝,天闲逸气谁能量。一尺之箠五尺韁,了与辔络俱相忘。大仆御直俨冠裳,庭前榻上婉清扬。有诏有诏且勿忙,一洗凡马銮锵锵。我观此图笔意长,欲言尚寄田子方。

金刚宝剑入红炉,煅出杨岐三脚驴。到处沙场鏖死战,髑髅交衮血糢糊。

荒居无四邻,谁肯访来频。古树秋中叶,他乡病里身。雁声风送急,萤影月流新。独为成名晚,多惭见友人。

乘鸾缥缈过三山。游戏下人间。金尊不辞频倒,春色上朱颜。依暖玉,掠风鬟。语关关。惟愁漏短,雨散云飞,骑月空还。

粉消妆半。一曲阳春歌始断。便觉香红。十倍光华昔未逢。杨花吹起。犹自风前相枕倚。莫恨春残。留取新诗子细看。

古县居人少,归轩喜气多。连天皆秫黍,盖水有莲荷。宿雨云容薄,微风日气和。征行不辞远,所得是吟哦。

明缗钓香饵,彼取亦已微。金丸往抵黾,我用一何卑。余生宇宙间,动辄多愿违。天王十二闲,玉勒黄金鞿。奈何骥与騄,不使备六蜚。盐车初未脱,伯乐第兴悲。宁甘生刍饿,不为场藿嘶。京都足风埃,士气随亦淄。君於万夫间,独若三秀芝。浩气久已定,得丧亮难移。对之忘忿戾,澹然

黛螺新赐量成斗,画眉日画青青柳。长得君王一笑看,眠文不敢朝欣酒。盘珠夜制衮龙衣,红冰笋软呵纤手。坐听灯人报晓筹,二十五声寒点后。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少学诗三百,邠风最力行。春前耕犊健,节近祭猪鸣。檐日桑榆暖,园蔬风露清。金丹不须问,持此毕吾生。

锦衣戍卒竖霜矛,弹压盐丁过岭头。三月闻韶堪叹息,南中还是一年忧。

归路忘羁思,邛枝第共携。江湖闲载鹤,山店静闻鸡。晚稻新收敛,秋花旧品题。明朝行几里,应近赤城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