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蘋

于以采蘋[1]?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2];
于以湘之?维锜[3]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作品评述

【注释】:

[1]:水草名
行潦:水流。潦:音涝
[2]:音举,圆形的筐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
[3]:音奇,有足锅。釜:无足锅
尸:主持祭祀之事。齐:音斋,斋之省借

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
1.蘋:多年生水草,可食。
2.藻:水生植物。一说水豆。
3.行潦(hánɡ lǎo杭老):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
4.筥(jǔ举):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5.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
6.錡(qí奇):有足锅。釜:无足锅。
7.奠:放置。
8.宗室:宗庙、祠堂。牖(yǒu有):天窗。
9.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
10.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斋):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少、小。

题解:女子为贵族采蘋祭祀

译文:

哪儿可以去采蘋?
就在南面涧水滨。
哪儿可以去采藻?
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
有那圆篓和方筐。
什么可把食物煮?
有那锅儿与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
祠堂那边窗户底。
今儿谁是主祭人?
少女恭敬又虔诚。
(惠渭舟译)

【赏析】
  对于这首诗的主旨,《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采蘩》、《行苇》、《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为说,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这更符合诗意。

  根据文献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蘋菜、采水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

  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因此,诗人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层次井然地叙写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将繁重而又枯燥的劳动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而其主要构成因素就是五个“于以”的运用,正如吴闿生《诗意会通》引旧评所云:“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全诗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意又不完全雷同,连绵起伏,摇曳多姿,文末“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戛然收束,奇绝卓特,烘云托月般地将季女的美好形象展现给读者。 (昝亮)

诗词推荐

外物羁絷人,无退亦无遂。愧彼自由身,朝发夕予至。

堂开金色界,梵客为钩帘。山影碧侵座,水声清绕檐。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终拟携孤笛,凭栏唤玉蟾。

孤影徘徊且月中,流离满贮酒如空。东皇太一应来下,笑指梅花一信通。

庭槐沐雨翻新翠。叠雪香罗初试。铃响彩旗天坠。忽报徐卿二。帘帏坐客欢声沸。脱紫须烦半臂。借问月娥知未。速长蟾宫桂。

赤脚蓬头,蓑衣*箬笠,随处安然。守无角牛儿,不离左右。同行同住,同坐同眠。常在家山,匀调水草,拗性之时着一鞭。牧回处,看辽天鼻孔,软索低牵。闲来渴饮灵泉。把短笛横吹下岭前。喜牛儿安静,清风凉彻,放开心地,万事由天。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满前村水满川。真消息

年来樽酒是生涯,赤脚曾无解语花。明日可来文字饮,新诗共吐半天霞。

过雨秋风洒客裳,长廊广厦更清凉。不看云际痴牛女,细读文中古战场。病骨未轻聊把酒,诗情欲适旋焚香。敢辞秉烛分清夜,犹记槐黄昔日忙。

政事浑如春梦闲,人情嚣薄恶儒冠。四朝遗列承平日,两世观风树大桓。经济安民心不晦,保全传嗣骨无寒。乾元恰似诸公意,符节还同一揆看。

年年时节近天申,喜气欢声逐日新。请祝圣人如一口,定知德寿万年春。

坤兴厚载,黄裳元吉。宅中居正,含章抱质。分王四季,其功靡秩。育此群生,首兹六律。

朝家积累有深仁,天听由来不远人。且愿君王省征伐,明郊重见四夷宾。

北窗永日捐群书,自怜所得才腐余。东风吹花欲烂漫,强自羁絷辕驹。曲肱静听百鸟语,圭窦翁牖思吾庐。遥怜春水带刳艇,归雁已应辞五湖。

冻透松边屋两间,孤床盘礴数更阑。无情风雪偏欺老,经乱衣裘不御寒。春意一炉红榾柮,故人两坐绿蒲团。敲冰自换甆瓶水,浸取梅花仔细看。

当年开元主,得失鉴前迹。图治极焦劳,自谓吾虽瘠。自从嬖在妾,乾坤轻一掷。妖花恐其魂,宜远数百驿。

涂山会诸侯,万国呈玉帛。河精授图谶,开导由积石。洪水势方割,底定于震泽。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穑。恭惟我太祖,天授神圣德。神文迈三五,圣武靖南北。唐宋岂无君,中原受胡厄。礼乐今再新,臣黎返故宅。誓雪百王耻,乾坤重开辟。黄帝殄蚩尤,周武诛纣逆。二帝不足言,千古

亭下波光亭外山,高低融泄照人寒。最宜风月虚明夜,不著秋毫眼界宽。

征衣犹带去年尘,入眼溪山似故人。社燕秋鸿应共笑,是翁如我往来频。

羽书飞报南州捷,百万戎师尽转官。豪杰危中成事易,规模狭处济时难。云生杀气雕旗暗,风肃军声虎帐寒。何日山河□□□,□□□□旧衣冠。

风紧云轻欲变秋。雨初收。江城水路漫悠悠。带汀洲。正是客心孤迥处,转归舟。谁家红袖倚津楼。替人愁。

炎蒸得避处,铺席对西墙。有月树阴黑,无风山气凉。聚蚊妨袒裼,饮井当壶觞。妻子讵知我,笑言皆在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